![]() |
10日,工作人員清理白石泉泉池內的青苔。記者黃中明 攝本報記者 朱士娟 李永明
“污染源找到了嗎?”10日,面對記者,市政協委員孫建軍急切地問詢趵突泉污水源調查的最新進展。在今年兩會上,趵突泉公園污水冒溢一事引起很多代表、委員關注。記者統計,政協委員提交的200多件關于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的提案,其中有10余件談保泉,其中既有修改名泉保護條例的建議,也有地下水治污的意見。
增建回灌井、滲區想方設法給泉補源
“趵突泉出現污水冒溢,一方面可能因為它附近有排污點,另一方面也與地下水位下降有關。”市政協委員、濟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馬振民教授,從事過幾十年濟南泉水研究,他認為趵突泉出現污水可能只是一個信號,如果趵突泉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將來很可能會在這個區域形成一個漏斗區,那時如果降雨量大,補給加快,可能會將地面污染帶到地下,地下水污染會加重。
馬振民認為,解決泉水問題的關鍵還是增加泉水補給量,現在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建設一些回灌井、滲區等工程。另外,馬振民還建議,開展濟南東部地區地下水有機污染監測,查明地下水有機污染途徑,研究地下水有機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進行地下水有機污染評價,進而進行地下水有機污染控制和地下水資源保護規劃。
加快建設海綿城市把濟南的水留住
市政協委員、山東師范大學教授申大忠認為,加快濟南海綿城市建設,把雨水留住,污水經過生態恢復后變成干凈水,補給水源,把地下水位提上來。在申大忠的印象中,國外很多城市的馬路牙子要比馬路本身低,一旦降雨,雨水會順勢流到路邊的灌木叢,滲漏到地下,而國內多數城市正好相反,馬路低,路邊高,雨水都白白流走了。
像申大忠一樣,不少委員給保泉建言獻策時也都提及了“海綿城市”這個方案。根據政策安排,三年試點期間,濟南市可獲得中央財政補助15億元,通過中期評估和最終驗收后,還可獲得補助總額20%即3億元的獎勵,共計18億元。根據濟南實施方案,濟南市將大明湖興隆片區規劃為試點片區,玉符河濟西濕地片區規劃推廣片區,通過一系列的工程,著力解決泉城泉水枯竭等問題。
修改名泉保護條例加大處罰力度
“保泉要有法可依,對那些毀泉的行為應該加大處罰力度。”孫建軍認為,雖然濟南早有名泉保護條例,但有些條款已經跟不上現在的形勢,建議盡快修改。他希望有關部門將地下管網特別是老城區地下管網的排查和完善提上日程,提高排污能力。
市政協委員高詠梅、李新剛、高詠輝也聯名提議修改2005年公布實施的名泉保護條例,部分條例對于破壞泉水行為的處罰太輕,起不到震懾作用。有的委員還提出,偷采泉水洗車等問題在條例里就沒有涉及。
此次參加兩會,孫建軍還帶來一個節水保泉的提案。據他統計,目前濟南有近500家洗車店,有節水設備的只有38家,利用自來水、地下水洗車約占90%。他建議推廣無水洗車新技術,希望相關部門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盡快出臺相關規定和措施,積極推廣使用。
建設海綿城市 設法給泉補水(圖)
2015-04-11 來源: 濟南時報(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