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15日從湖北省委宣傳部召開的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一總四專”規劃發布會上了解到,湖北將投資460億萬對漢江生態領域320個重點項目實行環境改造建設,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后世。
漢江流域水環境方面:2013年在漢江干流21個斷面水質類別都達到了功能區劃要求,均為地表水Ⅱ類,水質較好。但漢江一級支流35個監測斷面中,5個斷面水質超過區劃要求。畜禽養殖污染、農業地表徑流、工業污染和城鎮污染源是流域內四大主要水污染源。總體來看,農村和農業源污染物入河量超過總入河量的60%,治理難度很大。
大氣環境方面,漢江生態經濟帶的空氣質量情況相對較好。但隨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襄陽、十堰等大城市灰霾等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逐漸顯現。
固廢處理方面,漢江生態經濟帶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1031萬噸,在農村地區,超過一半的生活垃圾未能得到集中處置,垃圾問題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最大難題之一。
《生態環保專規》的規劃實施期從2013年至2025年,重點實施工業污染防治工程、飲用水源保護工程、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工程、規模化養殖污染防治工程、生態紅線保護工程以及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六大類共計32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60.10億元。資金籌措立足于“國家支持、地方自籌、民間參與和項目引資”的方式多渠道籌集。 2025 年形成“流域水質保持優良,生態環境全面提升,生態經濟高效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格局,全面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2035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流域生態經濟體系,整體建成“國家可持續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