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9月21日訊(記者 李晶)今日,太原市城鄉管理委員會官網公示太原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將在晉陽至長風區域、河西北中部區域等5個區域設置5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區,形成5大管廊系統。公示期截至10月21日,市民可將意見或建議通過書面、郵件等形式反饋到太原市城鄉管理委員會。
方案顯示,規劃范圍東起東山煤礦,西至官地礦,北起中北大學、江陽化工廠,南至太原與清徐交界、太中銀鐵路,面積約695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360平方公里。將在晉陽至長風區域、河西北中部區域、河東北部區域、龍城大街區域、小店南部區域設置5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區,區域內配套控制中心、變電所等,形成5大管廊系統。
綜合管廊工程需結合新區建設、舊城改造、道路新(改、擴)建,在城市重要地段和管線密集區規劃建設。高壓電纜入地一般需建設電力隧道。綜合管廊的建設與電力隧道建設相結合并進行優化組合。
在對管線入廊分析后,確定給水管、再生水管、電力電纜、通信光纜、熱力管等納入綜合管廊;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道和燃氣管基本不擬納入綜合管廊。有條件或確有需求時可以結合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將雨水、污水、燃氣管部分或全部納入管廊。
太原市綜合管廊包含三種型式,分別是干線綜合管廊,支線綜合管廊和纜線管廊。干線綜合管廊設置在機動車道、道路綠化帶下;支線綜合管廊宜設置在道路綠化帶、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下;纜線管廊宜設置在人行道下。
作者:李晶
太原公示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
我市將建一批地下綜合管廊
一條馬路,地下管線十幾條,今天自來水施工挖一下,明天熱力施工又挖開,這就是大家俗稱的馬路拉鏈。馬路反復開挖,浪費資源,減少道路使用壽命,也影響群眾正常通行。如果在地下建設了寬敞的綜合管廊,統一埋設各種管線,馬路便可免受經常開膛破肚之苦了。
國家住建部提出將要建成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根據這一要求以及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城鄉管委編制了《太原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擬定在本市五個區域開建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今日開始公示,征集意見。 綜合管廊好處多
過去,我們時常會看到新修好的一條道路,常常是“你挖了我填,你填好我再挖”,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坑洼不平的一條條“馬路拉鏈”,如同城市面貌上的“傷疤”。國家住建部今年提出要按照先規劃、后建設原則,編制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專項規劃,并預留和控制地下空間。
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好處顯而易見,不僅可以逐步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用好地下空間資源,提高綜合承載能力,還可以帶動有效投資,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
我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的范圍與城市總規確定的中心城區規劃范圍一致,東起東山煤礦,西至官地礦,北起中北大學、江陽化工廠,南至太原與清徐交界、太中銀鐵路,面積約695平方公里,規劃期限至2020年。
今后,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根據功能需求,要同步配建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結合舊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間開發等,因地制宜、統籌安排地下綜合管廊和建設。 規劃五個建設區域
規劃顯示,我市擬設置五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區,分別是晉陽至長風區域、河西北中部區域、河東北部區域、龍城大街區域、小店南部區域。其中,晉陽至長風區域、河西北中部區域的北部、小店南部區域的南部基本為新建區域,其余均為現有城區。
上述區域將主要依托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長風文化商務區建設、晉陽湖至龍城中心區建設、太原南站區級中心建設、東山淺山地區建設、科技創新城建設以及小店南部汾河沿岸地區建設等重點發展項目,綜合統籌,合理確定綜合管廊布局、走向等。
在不同種類的地下綜合管廊中,主管網的綜合管廊設置在機動車道、道路綠化帶下;支線綜合管廊設置在道路綠化帶、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下;通訊線纜管廊則置在人行道下。 成立專職負責機構
為節省投資,節約道路地下空間,綜合管廊一般設置在道路一側,并且在道路建設時預留足夠的未來會使用的支線管廊。
規劃中還提出,市區的綜合管廊要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建設、統一經營,充分發揮其綜合效益。同時,我市還要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綜合管廊建設、管理等。而且,還要制定綜合管廊相關法規條例,完善管廊建設管理制度。
本次規劃公示的時間截止到10月21日,市民可登錄太原市城鄉管理委員會的官網查詢,如有意見,可通過電話或是電子郵箱的方式反饋。聯系電話:0351-3045877;電子郵箱: TYCXGWJJC@ 126.com。本報記者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