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副司長熊士泊在中設協建設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分會會員大會和工程項目管理大會上指出,設計院向工程公司轉型必須因地制宜,跟隨工程總承包市場走,接受市場的挑選。
熊士泊指出,當前,設計院普遍關注工程總承包,許多設計院都在探索開展建設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不少設計院成績十分突出。因為設計業務創造的產值遠不如工程總承包創造的那么大,企業要做大做強,都把發展工程總承包業務、創建國際型工程公司作為公司的發展目標。更重要的是,采用工程總承包這種承發包方式和傳統的設計、施工分開承發包相比具有許多優勢和好處:
一是可以引導建設單位細化前期工作,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降低投資風險;
二是有利于建設責任的追索,過去要分設計責任、施工責任、制造商責任等,實行工程總承包后只找總承包商一家就可以;
三是有利于實現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各階段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工程建設效率,優化工程建設周期;
四是有利于加快培養從事工程總承包的專業人才;
五是有利于打造一批具有勘察、設計、采購、施工和試運行等工程總承包能力的國際型工程公司,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六是有利于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扼制違法發包和轉包、掛靠等違法違規行為;
七是有利于加快與國際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軌,開拓國際承包市場,帶動我國技術、機電設備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進勞務輸出,提高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
熊士泊強調,近十多年的實踐證明,推行工程總承包的改革方向是正確的。特別是以工藝技術為主導的工業領域的設計院,在沒有與施工企業重組的情況下,依靠設計院自身的轉型,實現了快速發展。如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通過不斷開拓國內外工程總承包市場,完成工程總承包合同過百億元。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完成工程總承包合同也在80億元左右。這對于一個設計院來說,單靠設計實現這樣的業務規模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設計院向工程公司轉型是必由之路嗎?對此,熊士泊認為,設計院向工程公司轉型必須因地制宜,必須跟隨工程總承包市場走,必須適應市場,接受市場的挑選。熊士泊強調,工程總承包是一種承發包形式,對承包企業來講,考驗的是工程項目管理經驗、能力和專業化服務水平。勘察設計企業業務鏈的拓展是以設計技術為核心向兩頭延伸的過程,真正形成為固定資產投資活動全過程提供智力服務的能力,開展工程總承包是捷徑。設計院是否向工程公司轉型,關鍵看企業的發展戰略將核心業務定位在哪里。將核心業務定位在建設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的設計院必須徹底地向工程公司轉型。當然,按照《關于工程勘察設計單位體制改革若干意見》,工程咨詢設計公司、設計事務所、巖土工程公司也是可以選擇的轉型方向,這也是和國際接軌的。 (來源:中國勘察設計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