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中國膜工業協會正在編制《中國膜行業“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根據已經確定的思路,膜行業“十三五”將實現產值翻番,水處理膜產品將取得明顯突破。膜產業已經被國家列入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十二五階段每年的總產值增長率平均25%左右,在“十三五”,預計到2020年功能膜產值將突破2500億,年均增速達20%。
水處理膜產品主導2500億元市場
膜處理行業正逐漸在環保行業風生水起。
近日,環保部、科技部等多部委聯合印發水安全創新工程實施方案,要求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水安全保障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水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創新、促進海水淡化科技成果轉化等,構建符合水安全戰略的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新服務環境。
方案中提出,要大力推廣膜處理技術,充分發揮膜生物反應器(MBR)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作用。目前,我國正在編制中國膜行業“十三五”規劃,預計到2020年功能膜產值將突破2500億,年均增速達20%。
在國內膜行業迎接“大好時光”的同時,水處理膜被認為是膜處理行業中率先完成產業騰飛的一員。
10月28日中國證券網撰文稱,中國膜工業協會正在編制《中國膜行業“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根據已經確定的思路,膜行業“十三五”將實現產值翻番,水處理膜產品將取得明顯突破。
為此,上證報資訊預測,“十三五期間”將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在50億至100億元的超級企業5個。膜法水處理技術可滿足提高飲用水水質、提高污水排放水質、實現再生水回用、實現海水淡化的各類需求。
膜處理產業增長勢頭迅猛
水處理領域是膜技術頗為重要的應用領域。水處理膜技術稱為是21世紀的水處理技術,也是近40年來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的技術。
目前,我國面臨淡水資源極度短缺、水環境嚴重污染的困局。膜法水處理技術具有出水水質高的特點,可滿足提高飲用水水質、提高污水排放水質、實現再生水回用、實現海水淡化的各類需求,可助中國脫離水資源困局。這就為膜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為此,《規劃》對重點產品的要求是,RO膜技術完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海水淡化RO膜國內市場占有率實現30至50%;微濾膜及超濾膜質量實現新突破,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0至80%。至今為止,我國RO膜仍偏愛進口,微濾膜、超濾膜的國產率也僅有50%。
作為在污水治理及中水回用中作為一項實用技術,膜技術優點是幾乎可完全脫除懸浮物(SS)、一般的細菌、病毒、大腸桿菌等,且可脫色,減少生成三氯甲烷(THM)的前驅物,出水水質優良,由于膜裝置占用的空間小,特別適合于老廠改造升級或建廠空間受限制的條件下采用。與傳統水處理技術相比,膜技術具有節能、投資少、操作簡便、處理效率高等優點。
環保部在不久前召開的2015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水污染防治投資規模將達4.6萬億元。水污染防治作為環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PPP模式的逐步成熟下,重大項目投資將步入快速落地期。同時,膜法水處理作為其核心技術,在污染處理、海水淡化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并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從1993年到2010年之間中國的膜行業發展經歷了一個緩慢的起步過程,直到2013年突破500億大關開始,增長幅度不斷提升。
2014年國內的膜法水處理產業總產值達到700億元的市場規模,2015年將達到840億元的規模。膜產業已經被國家列入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十二五階段每年的總產值增長率平均25%左右,這個增長勢頭在十三五被眾多分析人士眼中將不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