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市行政副中心,通州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必將實現“國際一流”。昨天,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通州正啟動水系建設的整體規劃。此外,通州數十條大小河道將全面連通,實現大水網,保證市行政副中心水系的生態。
兩年治理完黑臭水體
昨晚,北京會議中心內,全市委辦局負責人現場接受人大代表的詢問。現場,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潘安君介紹,市行政副中心總體水系建設規劃,包括供水安全、水污染治理、防洪排澇安全、水生態環境等。
供水安全方面,今年完工的通州水廠,未來將與通州城區的水廠實現連通,最終接駁北京城區的自來水管網。
水污染治理方面,潘安君介紹,通州的治理任務非常艱巨,時間緊迫,兩年內黑臭水體都要治理完工。通州全區劃分六大片區,按照河系流向劃分,分別叫城北片區、城西片區、兩河片區等。
對于治理“招數”,包括充分利用現有的污水廠,建設污水管網,將污水送到現有的污水處理廠去處理;河網勾聯,讓水流動起來。潘安君介紹,所謂河網勾聯,就是將城北水網、兩河水網、城南片區水網等三大區域的大河、小河,數十條的河都連通起來,實現流水不腐。
防洪排澇方面,目前通州區正在緊張建設雨水管道,修蓄滯洪區,建設泵站。
污水處理將達百分百
潘安君介紹,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北京中心城區內污水管網實現全覆蓋,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市行政副中心將實現污水處理百分百。
此外,本市開始試行的《水環境區域補償辦法》,上游區向下游區排水時,需進行跨界斷面水質考核,如果水質不達標,將給下游區政府治污補償。據悉,近期將公布涉及區的補償款項,預計數億元。
目前,市水務部門、環保部門已在區交界處河道設置83處水質監測斷面,基本覆蓋了全市主要河道的支、干流。同時委托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等第三方機構按時采集水樣進行考核。潘安君介紹,通過實施水環境區域補償制度,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落實了區屬地治污責任,有力調動了各區治理水污染的積極性。
昨天,副市長林克慶表示,2月份將公布本市第二批黑臭水體名單,同時公布詳細的治理措施和規劃進度等,讓市民監督治理過程,以進一步督促相關區和部門的治理工作。
京華時報記者 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