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正在變化的商業邏輯,我有這十個推論|研習社課程實錄
4月24日上午,混沌研習社課程《新生代企業的指數級增長》,羅振宇從“人”的角度,重新觀察這個世界的商業邏輯,正在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羅振宇說,很多人覺得Papi醬不值錢,覺得羅輯思維不值錢,是因為他們認為人不值錢,只有大企業、大系統才是值錢的。從人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的商業邏輯,你會看到不一樣的結果。
(本文根據羅振宇在混沌研習社的課程整理而成,有刪節。混沌研習社社員可點擊研習社官方微站,登陸后觀看完整版視頻回播,本次課程下周上線。點此查看本次課程PPT。)
最近被黑慘了,所以我擔心你們不來了。今天我定了這個題目,“從人的角度重估商業價值”。因為這個世界處于轉換期,最大的特征是對人的價值的極大懷疑中。
前兩天papi醬廣告拍賣2200萬,有人說我們做局。2200萬把他們氣成那個樣子,要知道這只是中標這家企業全年廣告預算的5%,花5%拿下刷屏級的事件,值不值?
大家覺得不可思議,憑什么值這么多錢?就像去年羅輯思維的B輪估值13.2億,很多人覺得是炒作。因為這個世界認為人是不值錢的,只有大企業、大系統才是值錢的。
我們能不能從另外一個維度看一下,從人的角度重新觀察這個世界的商業邏輯,正在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我有一些推論。
人是交易的入口
第一個推論,人會變成交易的入口。
上一代交易入口是流量和價值,但是現在,很多人形成習慣,淘寶買東西價格排名從高到底,便宜沒好貨,不如找一個最好的。流量也正在變得不值錢,因為交易機會到處都是。
下一代的交易入口是什么?人。越來越多的行當會出現以人為核心的交易出口。
羅輯思維賣書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賣貨的領域最讓我震驚的是文怡,愛好做菜,公眾號的用戶不多,有一天賣了一塊很昂貴的砧板,一萬五千塊。這就是基于對某一個人的信任。這種事情在行行業業都會發生的。
我們買房會找自己信任的朋友帶著看看,我們買車會找懂車的朋友問問,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這個世界的本質。網絡把人和人連接起來,但一直有一個幽靈般的詞匯盤旋在互聯網的上空:OTT(Over The Top),越過你的頂部完成連接。
互聯網時代為什么反復地勸告創業者,不要再試圖干平臺了,隨時會被OTT,因為人類社會的一切交易本質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只有一種東西是無法被OTT的,就是人。
OTT到最后就是人和人的直接交流,人是一切交易的入口,它會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知識也是下一代交易入口
除了人格本身,知識也是交易入口。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中國的消費升級是這么難,其實就是沒有足夠的條件手段載體和平臺釋放人的動能。
人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提供他人不具備的知識。知識是生產需求的,知識本身就是產品。如果你不知道金字塔,你不會產生對去埃及旅游的需求,如果你不知道約翰斯特勞斯,根本不會去奧地利的金色大廳。
消費升級面對的問題不是供給問題,而是需求本身出了問題,今天可以問父母,您過生日想要什么,他們會回答不需要。真的沒有消費能力和意愿嗎?不是的,是因為他缺乏相關知識。
直接交易可以替代間接交易
直接交易可以替代間接交易。這一兩年有一個詞共享經濟,共享經濟在假設,人類會有大量的剩余,通過互聯網協作起來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我并不認同共享經濟,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一個老太太上午做完了家務,中午她反正要給家人做飯,不過就是多做上30份飯賣給鄰居,這是共享經濟?
錯了。這個老太太要不了三個月一定是兩個結果:累得不想干了,或者雇工上牌照專業干。
uber剛到中國的時候我還開過他們的車,現在兼職uber司機越來越少,這就是我講的從人的角度重估一切商業價值的原因。
社會變化的總方向一萬年沒有變過,越分工越細,一切的新工具都是促成人的分工越來越細。Uber和滴滴出行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其實是直接交易越來越替代間接交易。
原來我是一個司機,我的能力必須得間接性地賣給企業和出租車公司才能兌現。現在有了互聯網工具,我的駕駛技能可以有更高效率的銷售。
為什么直接交易會替代間接交易?因為整個現代社會的本質是“封裝復雜,接口簡單”。
創業就是創造新分工
創業就是創造新分工。很多人會說羅輯思維是跨界混搭穿越雜交的產物,在我們創業的開頭也這么認為,而且很得意。
從去年開始突然意識到不是,沒有混搭,我們制造一個新分工,這個分工是知識服務。
現在很多人認為羅輯思維是一家書店,因為書的知識含量在貨中是最高的,所以我們拿它來入手而已,商業過程的未來可以創造新的分工知識服務。
我們是知識服務者,知識水準并不比各位高,但是我們在時間上做協作。
你在表面可以看出可能是各種東西,拍賣,網絡視頻購物,真人秀,內容收費,本質都是一樣的,我在做知識服務。您不是沒有時間學知識嗎,我來替你找一個時間上的解決方案。
從公司到聯盟
從公司到聯盟。
我們公司不允許有任何一條規矩,從上班時間打卡到團隊的KPI一概沒有,我們是為數不多的以人為核心成長起來的企業。我們不能讓這家公司定型,所有活動,所有人都是按照事組織起來的。
控制人是以控制信息為前提,這個社會控制不住信息,控制不住還不如一開始就尊重她的自由意志,公司遲早會變成聯盟。
一個公司人員一旦變大將極其可怕,羅輯思維現在只有一百個人,我們已經試圖把一些成熟的同事踢走,這個業務模塊已經做成了,羅輯思維這塊業務給你,你搬走,自己創業。
因為我們知道要不了十年,所有的公司都會變成這種聯盟而不再是強制性的。
公司群團崛起
剛才我講的是公司內部管理,公司外部呢?未來很有可能會出現一種模式:企業群團。
不同的功能組合在一起,企業互相之間沒有持股關系,但是我們背靠背。羅輯思維和混沌研習社就是這樣的關系。
如果我們做混沌研習社這樣的教育品牌,得花多長的時間和錢?混沌研習社想獲得羅輯思維這樣的營銷部門,自己建的話也很難,不如大家一起。
我們互相不持股,羅輯思維就是混沌研習社的銷售和市場等,研習社也是羅輯思維的內容生產車間。
這一點特別重要,創業要考慮上下游是什么。寶潔公司如果衰落,是因為上下游產業鏈出了問題,建立在上游的廣告渠道是電視,下游的銷售渠道是沃爾瑪,現在渠道都在走下坡路,寶潔就完了。
社群經濟
在座有很多做社群經濟,羅輯思維是國內比較早的提出社群經濟的一家公司,但是我們在社群經濟上幾乎沒有作為,這是故意的。
我一直堅信,社群是好產品的結果,不是原因。想通過先建立社群然后賣貨,這是殺熟。全世界最好的社群經濟樣本是蘋果,好產品自然帶來社群。我和用戶之間結成的是聯盟,不是我對用戶跪舔,而是提供專業分工內的服務。
我們不是公共知識分子,不代表社會良心,你給了我一天五毛錢我就踏踏實實的為你服務。最近有一些什么知識我打聽了,我要講給你聽。
我們是用這種買賣契約關系構成牢不可破的聯盟,契約達成,沖鋒冒血把我承諾的責任完成,我也是為了我自己。社群經濟在這個意義上成立。
在勢能和信用之間構建艱難的平衡
羅輯思維帶了不好的頭,我們不斷強調勢能,總好像在做一些特別聰明的事。跨年演講,賣月餅,拍賣papi醬的廣告貼片,這本身并不值得學。
因為未來的商業是在勢能和信用之間構建一個均衡。沒有勢能很難低成本吸附資源,但沒有信用就不通向任何具體的交易。
我們做信用方面不敢說做得多好,但是努力在做。比如說我為什么風雨無阻一定每天早上按時出60秒,我在打造一個信用,一個菜攤永遠在出攤,這個攤的生意一定最好。
我是在市場釋放信號,胖子永遠在。很多事情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機巧和聰明,但是你忘了信用更加重要。
時間分裂
時間分裂,基于人的角度在重估商業價值的時候,你必須得有一個概念,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有人為什么花那么長的時間看直播秀場,我還是覺得匪夷所思。
后來我琢磨明白了,中國不是每個人都像各位這樣時間很值錢的,他比如小鎮青年,他可能沒有上過什么學,反正父母家里有兩處房混得不錯,他就是在家里閑著,在秀場可以看到漂亮的人。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本身的戰場是時間,拿到越多的時間,就拿到了越多的財富,這是我的提醒。
認知是最大的障礙
《人類簡史》給我最重要的思考,就是商業的邊界正在消失,人的價值正在凸現。人可以通過認知,用極高效率的在全球范圍內像搭積木一樣整合社會資源,迅速形成協作系統。
升級認知就是人,人是這個世界最寶貴的資產。所以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不看產品就看人,人對了就可以。怎么判斷人,在某一個分工有手藝,肯勤奮的把這個手藝檢查做下去,就是牛的未來的創業者。
*本文根據羅振玉宇4月24日在混沌研習社的課程內容整理而成,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