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9 來源:和訊名家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固廢觀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
![]() |
環保產業鏈分析
在環保產業鏈上游,也就是環保研發和制造業產業。研發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實驗室等。環保制造業以中小規模經濟單位為主,目前環保產品的性質、結構、功能等方面的差別不大,是一個競爭較激烈的市場,企業之間圍繞價格、產品和服務質量展開競爭。
![]() |
![]() |
在環保產業下游基本為運營階段,用戶以公共機構和業主方為主,是一個兼具買方和賣方壟斷勢力的市場,即買賣雙方都有向對方施壓的籌碼。對下游賣方而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于其整合能力,既包括對上游供應商的整合,也包括對產品、項目、市場、資金以及技術等各要素的整合。
在水污染防治領域,目前全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計劃項目的開工率明顯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進度加快。在水處理技術與設備方面,生物法與物化法相結合,生物法中厭氧工藝與好氧工藝相結合,是處理工業廢水的發展趨勢,廢水深度處理技術成為水處理技術比較活躍的領域,城市污水處理設備向大型設備發展。
污水處理和固廢處理是環保行業中最具投資價值的細分行業,工業污水處理利潤空間較大的部分在產業鏈上游,生活污水處理在下游,固廢處理在整個產業鏈上都有較大的利潤空間。
環保產業價值鏈分析
![]() |
總體來看,目前國內環保企業的盈利模式比較簡單,主要通過銷售產品和環保基礎設施的運營獲取利潤。
環保產業細分行業很多,不同領域的生產、銷售、客戶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高價值環節根據不同的細分行業領域進行分析。
污水處理高價值環節
污水處理產業鏈不同環節盈利能力差異顯著,在污水處理技術升級和水環境監測方面具有較大利潤,未來中水利用有廣闊的市場。
污水處理行業遲于城市供水系統,掌握MBR(膜生物反應器)等技術的水處理公司具有較強競爭力。
未來行業投資機會在于:一是城鎮污水尤其是縣城及中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形成新一輪投資重點;二是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及其無害化后土地綜合利用是污水處理下游產業鏈的一個重點;三是工業企業污水處理標準的提升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四是工業壁壘較高的工業污水處理以及再生水技術(如MBR)等領域可能成為投資熱點。MBR技術相比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具有較為顯著的優勢。國內MBR市場09-11年年均翻番,未來依然具備很大空間。
![]() |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排放的污泥大多未經過穩定處理便簡單填埋,給垃圾填埋場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目前我國有大概1/3的污泥是簡單填埋處理,隨著2009年2月出臺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我國污泥處置市場正式啟動。目前該領域競爭較小,市場利潤率較高。
大氣治理價值鏈分析
脫硫:火電市場趨于穩定,關注BOT 及能源凈化。電力脫硫設備發展的高峰期已過,未來電力脫硫市場主要在新建火電機組和現有火電脫硫機組的改造。已經進入平穩發展時代。估算“十二五”期間電力脫硫設備年均市場規模在130億元左右。預計未來脫硫市場的發展方向是由EPC模式向BOT模式轉變,具備BOT資質及運營經驗的企業將受益。此外,環保標準提高賦予能源凈化行業樂觀發展前景,擁有技術優勢的公司將受益。
脫硝:NOx總量控制推動行業快速成長,前、后端脫硝協同發展。預計“十二五”期間,氮氧化物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總量控制范疇。目前脫硝加價政策正在研究當中,政策的出臺將成為脫硝行業快速發展的催化劑。技術方面,新一代前端脫硝技術等離子體NOx 燃燒技術具明顯優勢,且受政策推廣。后端SCR脫硝技術有廣泛應用空間,前后端結合使用是未來趨勢。
![]() |
VOCs市場正因國家的關注和污染企業對自身形象的提高等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是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和較大增長速度的領域。受目前國內技術水平限制,該領域利潤較高。
固體廢物治理價值鏈
![]() |
隨著“十二五”期間核電建設高峰的來臨,核電建設過程中的廢料處理(SRTF技術)以及核電建設運營后的廢料處理(中低放處理技術)都將迎來增長。
環保產業創新鏈分析
從產品角度看,環保產業的創新鏈是從創意源泉到產品推向市場的過程。是滿足以市場為導向,將創新活動連接起來,實現產品研發、設計、檢驗、生產、推向市場的過程,是知識、技術轉變為利潤的過程。
![]() |
沿著產品角度的環保產業創新鏈,可以看到,從新想法產生到獲得盈利是個需要通過諸多考驗的過程。可能失敗的環節非常多。要取得最終成功,是非常困難的。
沿著創新主體角度構建的創新鏈可以看到參與者眾多。結合兩條鏈可以看出,發展環保創新鏈需要多方面的運作和合作。同時,對企業員工在對創新信息的敏感度、信息傳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反復改進階段,更是如此。
目前國內環保產業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一般發生在中試及以后。因為中試階段是產品向市場推廣的開始。
從價值鏈的角度,研發階段產生的價值量是最大的,研發成功后獲得的關鍵技術與產品利潤也是最高的。當然,研發階段的投入和風險也非常大,這促成了企業在研發階段就介入的普遍現象,使得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從發端便開始融合。
目前一些企業很多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從發端就開始的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融合。另外有一些是從市場化產品開始進行融合。未來希望加強與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從發端的融合,促進環保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規劃網)
鏈接 :一張圖告訴你:中國環境何處去
![]() |
![]() |
![]() |
![]() |
![]() |
![]() |
|
|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固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