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房產稅能抑制房價瘋漲嗎?
五年之內,房產稅出臺的可能不大
文 / 馬光遠
我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中國“當前房價的態勢勢不可持續”的觀點完全認同,但對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議通過“房產稅”來控制房價上漲則表示“呵呵”。很顯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未來出臺房產稅缺乏正確的解讀。按照目前的情況,我一直認為中國不可能在短期內出臺房產稅,而且,以后即使時機成熟出臺了房產稅,也不是為了抑制房價的上漲。古今中外,房產稅的出臺從來都不是為了抑制房價,而是出于財政創收的需要。
就是因為諸如此類的誤導,老百姓把抑制房價的希望寄托在出臺房產稅上。一個國家的老百姓,居然希望政府在自己身上多征稅,這樣的“覺悟”,的確令人感動。但這完全是專家們誤導的結果。從理論及歐美等國的實踐看,建立在土地權屬永久基礎上的房產稅作為持有環節的稅收,通過增加房東的持有成本而能夠促進房價的合理回歸。但是,這種房價的回歸并不是各國征收房產稅的直接目的。很多國家的房產稅征收目的,大多就是為地方征收提供最主要的財政收入,特別是,各國的地方政府,在征收房產稅時,制度設計上盡可能的不引發房價的劇烈波動。以為出臺房產稅就能夠抑制房價,等于羊相信狼在今天吃了羊之后不再吃羊。
但是,每一次中國房地產政策的調整,總有很多人問我房產稅的問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在分析房地產走勢時,從來不談房產稅。原因很簡單,我認為五年內出臺房產稅的概率非常低,房產稅不是影響短期房價走勢應該考量的因素。但因為媒體的炒作,專家的誤導,房產稅成了國人討論房價走勢時擔憂的主要因素。比如,媒體報道,10月8日,上海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這被視為房產稅即將出臺的信號之一。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近日在接受采訪時在被問到具體出臺時間時,他表示,“具體通過時間不好估計。目前草案已經有了,到了下決心的時候,要走全國人大的三審制程序,還要有征求意見,如果明年能夠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就已經很快了。”
在此之前,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郝如玉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加快房地產稅的立法步伐,但是,房地產稅方案仍然在起草。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曾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經將房地產稅法列入了第一類的立法項目。北京大學法學院的財稅法專家劉劍文也表示“本屆人大任期是到2017年年底,因此,預計房地產稅法最快將在2017年年底前通過,慢的話可能會在2017年年底提交審議,在下一屆人大任期內通過。”甚至更早,2014年,財科所的原所長賈康曾表示,具體時間表來看,2015年房產稅應該進入立法程序,如果2016年能夠完成立法,2017年房產稅將正式依法全面實施。
我不知道這些專家為什么這么急切的希望房產稅盡快出臺,我妄加猜測,也許這樣他們有了某某法的“立法者”身份的榮耀。但愿我是瞎猜。但不管如何,在我看來,目前征收房產稅的條件完全不具備,房產稅2016年完成立法、2017年正式全面實施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今天,在中國對瘋狂的樓市進行調控的時候,我仍然認為,房產稅2017出臺絕無可能,這兩年出臺的概率是零,五年內出臺的概率低于50%。
原因很簡單,迄今為止,我們在房產稅的問題的諸多問題上根本沒有形成共識,沒有在制度和配套層面做好準備。我承認,從長遠而言,中國房地產領域的稅費改革是必須的,通過總體設計,如何對目前的稅費體系進行調整,并納入統一的房產稅,這個大方向沒有錯。從房地產的健康發展,以及地方財政的收入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問題的關鍵是,爭論了10多年,我們在房產稅征收的最基本的問題上都沒有達成任何共識。比如,房產稅的名字,以前叫物業稅,后來叫房產稅,再后來又叫房地產稅。我本人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房產稅和房地產稅有何區別。請教了很多大腕,也是語焉不詳,說不清楚。一個到現在為止,在名稱上都沒有達成共識的東西,怎么可能很快出臺征收,這不是開玩笑嗎?
我不知道,這些動輒預測某年房產稅要出臺的專家究竟是天真,還是爛漫。房產稅的當務之急不是著急出臺一個不成熟的沒有共識的法律文本,而是通過廣泛的討論,形成基本的共識,擺脫“功利主義”思維的桎梏。在啟動真正的立法程序之前,最起碼應該討論清楚以下四個問題:
第一,房產稅征收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抑制房價,抑制投機,還是為了增加地方收入;
第二,房產稅與房地產領域其他稅收的關系如何。收了房產稅,其他的那么多苛捐雜稅還收不收,如果收,稅收占房價的比例將超過70%,羊毛剪個沒完沒了;
第三,房產稅和土地出讓金的關系如何。應該明確回答,征收房產稅后,土地出讓金是取消還是照收?
第四,房產稅是財產稅還是調節稅。起征點應該是多少,每個人免征的面積多大?
這些問題搞不清楚,就打著抑制高房價的旗號出臺不成熟的房產稅,很有可能是一次立法災難。有些對中國立法實踐不太清楚的,以為進行立法規劃,以為有了草案,然后人大三審,就快了。我要告訴各位,我們的很多重要法律,立法周期都超過了10年,比如反壟斷法,物權法,不知道草案出了多少次,審了多少次。我們的民法典,從我上大學就聽說人大準備立法,到現在為止都遙遙無期。不要一聽風,就是雨。最近我看到某個我前面點名的學者承認,目前看來,可能做不到一年內開征房地產稅,現在立法過程還沒有正式啟動。
這就對了。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馬光遠:人民幣驚天大跌如何影響房價?
人民幣驚天大跌如何影響房價?
文 / 馬光遠
但這并不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就此穩住。
人民幣加入SDR,并不是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但人民幣正式“入藍”,給了人民幣貶值一個非常合理的機會。人民幣貶值的根本原因是人民幣匯率被高估了。這是2013年6月份,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在離任前表示美國將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后,我們研究認為,隨著美元走強和國際資本加速流入美國,人民幣匯率將從以前總是被指責為低估而轉入高估,人民幣會進入貶值通道的主要原因,F在來看,有效匯率高估的局面其實仍然沒有完全修正。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被高估,既有外因,也有內因。
最重要的外因當然是美元從弱勢美元政策轉為強勢美元政策,美元指數的上升,是非美元貨幣貶值的主要原因,這個周期其實根本沒有結束,而是剛剛打開了一扇大門。在金融危機接近尾聲之后,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的不確定不是美元會不會加息,而是美元加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在全球經濟仍然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的情況下,復蘇態勢相對好的美國就成了資本的避風港,國際資本的流向從以前流出美國開始轉為流入美國,我認為,這個周期遠遠沒有結束,美元走強是人民幣貶值的重要外因。
從內因看,是中國經濟大周期的逆轉。隨著中國高速增長的結束,中國的一系列宏觀指標都迎來了歷史大頂。特別是外貿數據,隨著進出口回落至零增長區間,以前外匯儲備單邊增長的態勢將不復存在。中國的外匯儲備從接近4萬億美金已經下跌至9月末 31663.80億美元,創2011年5月以來新低。中國經濟內部結構大周期的裂變,是我們認為人民幣在2013年已經見頂的最重要的理由。
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被高估,如果在自由浮動匯率下,匯率自然會下跌。然而,對于人民幣的匯率,由于我們金融博弈能力的羸弱,無論是高估,還是低估,我們都不敢讓其自由浮動。在去年“8.11”匯改之后,包括本人在內的很多學者都呼吁對人民幣貶值不要過于干預,由于之前人為的維持人民幣的高匯率,貶值其實是對人民幣匯率的修正,在市場貶值預期非常強烈的情況下,一切干預行為都會被市場“理性預期”,從而和央行的干預行為進行博弈。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就是如此,央行越強調“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越進行干預,市場越相信人民幣貶值還沒有到位。這是去年匯率以來,人民幣從趨勢而言處于貶值通道的主要原因。
對于人民幣“入藍”之后的下跌,筆者看到,一些分析人士將此歸結為國慶期間英鎊的大跌推動美元指數的上升,以及9月份中國外貿數據的疲弱。其實,這都是表象和短期因素,長期因素就是人民幣仍然被高估。人民幣正式加入SDR,意味著在人民幣的市場化程度上一定要有所作為,央行對于“七連跌”沒有進行太多的干預,倒不是央行不想干預,而是央行順勢而為。9月份,為了開G20穩定人民幣的匯率,央行已經花費了數百億美元,從過去一年來看,對于央行要不要對人民幣貶值進行干預,非議頗多,起碼現在來看,并不成功。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幣貶值不是什么壞事。最近業界討論的“保房價,還是保匯率”的話題完全是一個偽命題。這個話題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誤導。因為首先“保房價,還是保匯率”不是一個兩難選擇。就人民幣而言,假設要保房價,就要保匯率,保匯率也能穩定房價,而不是說保了房價,就必須丟了匯率。其次,匯率也好,房價也好,如果真的高了,有泡沫了,你能保得住?學者做學問,還是要嚴謹一點,不要隨著炒作一個概念張口就來。就中國目前而言,即不存在保匯率的問題,也不存在保房價的問題。就房價本身而言,一些地方杠桿和炒作因素太大,必須擠泡沫,防止由于房價泡沫引發系統性風險。
行文到此,結論已經非常清楚:
第一,從中國經濟基本面看,人民幣匯率仍然被高估,貶值趨勢沒有結束,適當貶值不是什么壞事,不要人為的去保。從人民銀行目前的態度看,在人民幣貶值問題上已經松動。筆者堅持以前的判斷,認為人民幣回到“7”時代是大概率;
第二,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房價出現調整的概率很大,一些城市的房價出現下跌是正常的;
第三,就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而言,無論是人民幣匯率還是房價,短期內都不存在暴跌的基礎。也許我們會迎來一個人民幣與房價都出現“雙方波動”的新的周期。
最后記住,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不要老是通過后視鏡研判未來。馬克思告誡我們:“在歷史的每一個大的轉彎處,知識分子總是被時代的列車甩出窗外”。我的意思,不要用過去的經驗來判斷人民幣匯率和中國的房價。在2013年,我們研判人民幣會貶值的時候,幾乎沒有多少人相信,因為人們習慣了人民幣單邊升值。
對于房價,也是一樣。
最后要提醒的是,孔子曾經曰:讀完文章點贊是一種美德!
來源:光遠看經濟
黃 生:人民幣和英鎊被閃電襲擊,全球金融大戰慘烈上演
今年的國慶是最驚心動魄的,這些年來,沒有哪個國慶,像今年這樣,金融市場發生這么多的變化,風云變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每件大事,都影響深遠。
除了國內所有人都關注的全國性的房地產調控,吸引了無數國人的眼球,國際金融市場還集中發生了好幾起極其重大的金融事件。
一是黃金突然暴跌,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黃金價格一跌再跌,尤其是跌破了1300美元的重要關口,讓很多持有黃金的投資人惶惶不可終日,接下來黃金的命運取決于全球各大央行,尤其是取決于美聯儲。
然而,我們更需要關注,國慶期間兩件國際金融大事,一是英鎊閃電崩盤,二是人民幣離岸匯率大貶,很明顯,英鎊和人民幣都被突然襲擊了。
英鎊匯率兩分鐘之內暴跌10%,可以說是閃電崩盤,而且創下了脫歐以來的新低,互聯網上一片驚呼,說英鎊崩盤,英鎊崩潰,等等。
也有很多分析說為什么英鎊會閃電崩盤,都認為是英國首相表示明年3月啟動脫歐導致。實際上這些分析都不對。
英鎊閃電崩盤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10月14日,美國將實施新的貨幣基金監管新規,這會導致全球數千億美元回流美國,而英國倫敦是美元全球最大的離岸中心,全球美元的定價中心就在英國倫敦,LIBOR利率是全球美元的風向標。
離10月14日越近,境外美元回流美國就越迫切,這個時候英國倫敦就成為漩渦中心,貨幣基金在大量買進美元,同時拋售英鎊,然后回流,這必然導致英鎊大跌,而且會引起連鎖反應,也就是英鎊隨時可能閃崩。
而且在這種情況,歐盟也會跟著落井下石,隨著英國首相表示強硬退歐,法國總統公開表示要讓英國付出代價,也就是這個時候歐盟肯定也會跟風拋售英鎊,導致英鎊匯率下跌。
毫無疑問,當前的美國、歐盟導演了英鎊的下跌,現在英國將成為全球金融的漩渦中心之一,但是英鎊的狂跌,對英國的未來是好事,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人民幣是另一大主角,也是另一個漩渦中心,在舉國慶祝人民幣加入SDR之時,人民幣離岸匯率卻連續下跌,跌破6.7之后,創下了9個月新低。
可以說,國際空頭,趁中國國慶放假,發動了一場突然襲擊,導致了人民幣匯率大貶。
但是,接下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變得非常微妙,也將反應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戰略,接下來有兩種可能:
1、人民幣要護盤人民幣匯率很容易,因為人民幣境外的流動性很小,只要稍微出手,一點點的買盤,就可以讓人民幣匯率走高,甚至可以非常輕松的屠殺人民幣空頭。
2、如果國慶后,中國并沒有護盤人民幣匯率,而是將中間價順勢下調,那么說明中國認同了人民幣需要貶值。這個可能的走向將變得非常關鍵和重要。
我在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十月圍城,全球重大危險逼近》,說進入十月,全球金融市場將風聲鶴唳,目前都在一一成為現實,黃金閃崩,英鎊閃崩,人民幣被襲擊,包括中國大規模的房地產調控,等等。
一邊是黃金暗淡,一邊是百年全球貨幣英鎊閃電崩盤,一邊是升值了十年的人民幣面臨一個大變局,見證這個時代的大變局,雖然有無數的風險,但如此風云激蕩,也算我們這輩人的幸運。
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附:
十月圍城,全球重大危險逼近
10月,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即將發生,但是卻被嚴重忽視了,這是一次影響深遠的事件,會給全球的金融市場帶來巨大的沖擊!
10月,美國馬上要實行貨幣基金監管新規,這必然會使得全球金融市場遭受史無前例的重大考驗,會導致大量的美元債務違約,導致大量的美元浩浩蕩蕩流向美國,從而掀起滔天巨浪。
美國的貨幣基金已經從日本流出了超過2000億美元;目前,歐洲各個國家向歐洲央行借入美元已經越來越難,借款利率越來越高;倫敦的美元拆借利率已經創下了八年來新高,只有次貸危機時才有如此高的記錄。形勢非常嚴峻!
這可以說是美國這幾年一個最重大的陰謀,或者說是陽謀,通過改變監管規則,就使得美國境外美元流向美國,導致離岸美元的拆借利率大幅度走高,引起全球美元的緊缺,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剪羊毛。
這次10月開始實施的貨幣基金監管新規,要求貨幣基金實施浮動計價,同時對投資人贖回收取費用。
這樣一來,貨幣基金只敢投向流動性最好,安全程度最高的美國國債,過去投向境外商業銀行的票據等資產的行為將會大幅度減少,使得境外的美元會大幅度減少。
一旦境外美元大幅度減少,大量借了美元債務的企業將遭殃,因為他們將不得不面臨成本大幅度上升,甚至根本借不到美元的可能,到時候他們就償還不了美元債務。
這樣必然會導致大量的美元債務企業違約,會使得股市、債市出現大規模的違約行為,對股市、債市帶來巨大的沖擊。
據估計,全球至少會有7000億美元貨幣基金從境外市場撤退,這會使得很多國家、很多市場面臨巨大的美元流動性枯竭。
美國這一招非常絕妙,也非常毒辣,因為該貨幣基金的監管規則的改變早在2014年就開始制訂,也就是2014年美國就預想到了為了結束QE,必須采取美元回流的對策。
現在大量國家的央行在拋售美元,而且這種拋售是被動的,這些賣盤需要大量的資金去承接,讓境外美元回流的最好方法,就是這個貨幣政策的監管新規,第二是美聯儲加息。
一邊是半年以來,全球國家的主要央行大肆拋售了3000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一邊是貨幣基金監管新規導致的總共超過7000億美元的回歸,不但順利承接了這些拋盤,還要重重的剪其它國家的羊毛。
同時這還將嚴重影響中國的房地產企業,大量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在境外發行了美元債券,隨著美聯儲的加息,不但利率會提高,同時會因為到時候還美元債務,通過向境外拆借美元來償還貸款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可以預見,這次全球性的美元性緊張,不但會導致股市、債市,甚至是很多國家的貨幣出現違約,也間接會影響到中國的房地產,影響范圍非常廣,是全球性的。
10月,一邊是人民幣加入SDR,一邊是美元浩浩蕩蕩的回流,當歲月的腳步邁進10月,全球金融市場都將會因此而顫抖!
(作者系喜投網董事長、知名投資人;來源:昆侖策網,根據作者微信“黃生看金融”編發) 來源: 昆侖策研究院
2016最HOT水業環境公眾號推薦 :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