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上游流域環境整治加快推進 |
|
保定市開展的白洋淀上游流域環境綜合整治集中行動近日結束。集中行動加快推進雄安新區及上游水環境污染監管和治理工作,重點對8條入淀河道及河道流域1公里范圍內的區域進行綜合整治。目前,污水處理實現白洋淀上游縣級以上城鎮和重點鄉鎮全覆蓋。
開展上游河道清潔專項行動。自6月中旬開始,保定市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與管理、集中治理和群眾治理相結合、沿河鄉村齊治共管等方式,集中清理河道垃圾、阻水障礙物和采砂場等。在上游河道兩側及河道內,清理生活垃圾101.71萬立方米,清理建筑垃圾及堆積物36.67萬立方米,清理水面垃圾1.19萬立方米,清理采礦棄渣4.2萬立方米。
推進白洋淀流域上游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提升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保定已建成投運37座污水處理廠,形成每天126萬噸的污水處理能力,實現白洋淀上游縣級以上城鎮和重點鄉鎮全覆蓋。這些污水處理廠設計出水標準,均為一級A標準,嚴于一般地區執行的一級B標準。為實現白洋淀三類水質目標,保定市投資3.6億元,深度治理魯崗污水處理廠和高陽縣污水處理廠。其中,魯崗污水處理廠深度治理正在進行可研編制單位招標,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深度治理正在土建施工。
加強上游直排河企業監管,突出污染源頭整治。全面排查白洋淀上游直排河企業,完善入河排污口登記資料,建立臺賬,有序推進企業升級改造,直排河企業全部執行國內最嚴格的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標準。積極推進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深度治理,從源頭和生產過程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的產生。目前,保定市34家直排河企業全部安裝了污染物在線監測設施,實現廢水排放實時監控,有效遏制了企業偷排偷放行為。
納污坑塘排查整治加快推進。在雄安新區周邊三縣排查出納污坑塘17個,已全部完成監測。按照“一坑一策、分類施治”原則,明確責任,倒排工期,修復治理滲坑水質。
唐河污水庫及大寨渠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安新縣完成唐河污水庫庫區水質、底泥及周邊環境的檢測和污水應急處理工程立項、實施方案編制,確定了招標代理機構,下一步將進行招標。大寨渠兩個主要污染源頭(天鵝化纖廠、蓮池區園區)的污水已完成管網切改,改排入市政管網。在大寨渠7個關鍵節點處完成分段封堵,下游部分渠段已干涸,唐河污水庫已無進水。河北日報(記者 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