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人問津到炙手可熱 污泥市場規模有望超千億元
時間:2017-09-30 09:42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作者:劉源
導語:污水處理一直是環境治理熱點,近年來,全國污水處理率已超過90%。但在污水處理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污泥,其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但因處理技術的欠缺,污泥成為亟待解決的行業難題。業界認為,只有污泥處理處置“產品化”,并最終推向市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污泥的出路。
從無人問津到炙手可熱 污泥市場規模有望超千億元
隨著污水處理的蓬勃發展,污泥產量也在大幅增長,污泥處理是從污水處理環節分離出來的一個細分領域,未來市場規模將達千億。雖然我國在污泥處理處置方面的政策越加趨嚴,但行業發展始終沒有取得重大突破,技術的缺失成為最大短板。
事實上,針對污泥處理處置,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誠如之前發布的“水十條”就曾強調,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
為加速污泥治理速度,“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投入2000億元用于污水廠的污泥處理,在污泥處置技術的不斷突破與政策的推動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即將迎來藍海市場。隨著政策引導,我國污泥處理產業市場需求得到釋放。據預測,按照污水有效處理率來推算,2020年的污泥產量將達到8000多萬噸。
就目前我國污泥處理的現狀來看,從規劃到處罰標準,再到收費政策和市場盈利模式,污泥處理的“十三五”黃金期已至。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深度調研與投資分析報告》整理預計,污泥處理工程市場將達到600億左右,運營市場規模約在300億到400億上下,整體規模將再創造一個千億環保細分市場。
然而,國家在污泥處理處置方面的政策越發趨嚴下,污泥處理處置現狀仍堪憂,首要表現在我國污泥處置率低。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污泥處理能力約為1300萬噸/日,全國污泥處理率僅達到33%,有67%左右的污泥沒有得到無害化處理處置,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由于我國污泥處理處置起步較晚,自主研發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還在不斷完善,污泥處理需要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衛生化及資源化處理處置,這五化都需要先進的技術來支撐。
如今污泥處置越來越受到重視,污泥處置的技術、政策及運作方式在不久的未來將有所突破,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在政策推動下有望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從曾經的無人問津到現在的炙手可熱,污泥處理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前來掘金,千億市場紅利靜待釋放。不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站穩腳跟,掌握核心技術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