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亞琛工業大學首授邱勇“名譽學者”稱號
兩校再簽雙碩士學位項目合作意向書
清華新聞網10月29日電 (記者 李含 郭莉莉 )10月27日,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在德國駐華大使館舉行儀式,授予清華大學邱勇校長“名譽學者”(Honorary Fellow)學術榮譽稱號。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會見邱勇校長并在儀式上致辭。亞琛工業大學校長恩斯特·施馬赫滕貝格(Ernst Schmachtenberg)等出席活動。來自亞琛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及亞琛工業大學合作伙伴的代表出席活動。清華和亞琛工業大學共同簽署雙碩士學位項目合作意向書。
清華大學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簽署合作意向書。
在會見中,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說,今年是德中建交45周年,此次亞琛工業大學將“名譽學者”學術榮譽稱號授予邱勇校長,是德中人文交流中的重要成果,希望清華大學繼續推進與德國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合作。
邱勇對柯慕賢大使一直以來對清華與德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的支持表示感謝,并介紹了清華近年來的整體發展情況,特別是制定實施全球戰略的情況。邱勇回顧了清華和亞琛工業大學的合作歷程,并表示,清華十分重視與德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希望未來與亞琛工業大學共建新的合作平臺,進一步加強與德國各界的密切合作,共同為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增添新的內涵、注入新的活力,為世界和平繁榮與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清華就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開始合作交流。長期以來,兩校積極建設戰略伙伴關系,在人員互訪、合作研究、文化交流等多領域成果斐然,雙方合作舉辦的雙碩士學位項目是中德兩國高校合作的成功范例。
亞琛工業大學設立“名譽學者”學術榮譽稱號,旨在表彰在世界范圍內能真正致力于未來發展的杰出科學家和學者。大學校董會經過多輪研究討論,決定將首個“名譽學者”學術榮譽稱號授予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邱勇因此成為獲得該稱號的首位科學家和學者。
在授予儀式上,柯慕賢在致辭中對邱勇校長獲得亞琛工業大學“名譽學者”學術榮譽稱號表示祝賀。他說,德中建交45周年來,雙邊關系已發展到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已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科技合作是兩國關系的重要支柱。清華大學和亞琛工業大學作為兩國頂尖學府,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亞琛工業大學駐京代表處為推動兩校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兩校戰略合作為頂級科學家提供了交流溝通的平臺,相信兩所大學未來合作還會有更加輝煌的發展。
邱勇表示,非常榮幸接受亞琛工業大學“名譽學者”學術榮譽稱號。亞琛工業大學設立此學術榮譽稱號后,首次就授予一位中國人,體現了對中德兩國教育科研合作的重視,也反映了兩校長期的深厚友誼。今年是亞琛工業大學駐京代表處成立十周年,過去十年代表處為中德人文教育科研合作作出了實質性重要貢獻,未來十年相信代表處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作為清華大學校長,自己將繼續致力于推動兩校合作,為中德兩國人文、教育、科技合作交流作出新的貢獻。
邱勇說,清華與亞琛工業大學的合作源遠流長。今天兩校簽署新的雙碩士學位項目合作意向書,將引入在線教育等工具手段,促進雙方學生培養水平的提升。相信兩校未來一定能拓展更多合作空間,相信中德兩國間的人文、科技、教育交流必然還會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邱勇指出,一所大學屹立于世界,靠這所大學的教育、人才培養、思想和能影響產業進步的學術科研成果。學校的價值在于培養人才,在于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推動社會發展。21世紀大學的使命,一是要提升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性人才;二是要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清華大學在2016年制定實施全球戰略,旨在培養學生擁有更為開闊的視野,希望吸引更多優秀的國際學生來校學習,使清華學生學會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交流合作,為應對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做出自己的貢獻。
恩斯特·施馬赫滕貝格校長在致辭中表示,科技合作是社會進步的基礎,在自然科學、生命科學領域尤為重要。邱勇校長不僅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也是一位致力于推動兩校合作交流的卓越人士,亞琛工業大學非常高興能為邱勇校長授予此稱號。他在回顧兩校合作歷程后說,兩校間眾多的合作項目促進了雙方的交流往來,取得了顯著成果,希望未來兩校合作更加深入,不斷將科研合作提上新的臺階。
授予儀式上,施馬赫滕貝格校長為邱勇校長頒發了“名譽學者”學術榮譽稱號證書。亞琛工業大學中國事務校長代表、德國弗勞恩霍夫激光技術研究所所長萊因哈特·波普拉維(Reinhart Poprawe)教授在發言中回顧了兩校的合作歷程。亞琛工業大學駐京代表處代表執行主任劉潔、戰略合作伙伴項目主管柯敏(Birte Klemm)共同作了題為“亞琛工大駐京代表處在華十周年”的報告。
授予儀式結束后,邱勇和施馬赫滕貝格教授共同簽署了兩校雙碩士學位項目合作意向書。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簡稱RWTH Aachen)是德國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也是世界頂尖理工大學之一。清華大學與該校曾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清華機械工程系、環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建筑學院、熱能系等多個院系與該校都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合作關系。
學校簡介
亞琛工業大學位于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全稱為Rheinisch-Westfae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萊茵-威斯特法倫工業大學)。簡稱RWTH-Aachen。成立于1870年的亞琛工業大學,是眾多國內外頂級學術聯盟的成員。亞琛工業大學是德國11所“精英大學”之一,歐洲著名理工科大學聯盟IDEA 聯盟的4個成員之一,德國TU9工科大學聯盟,TIME歐洲頂尖工業管理者高校聯盟德國7所高校之一。
學校概況
學校現設有數學-信息-自然科學學院、建筑學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地質資源和材料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和信息技術學院、文學院、經濟學院、醫學院九大學院。設有一百多個專業,這些專業都以理工碩士、文科碩士或國家統一測試結業。另有多種深造或補充專業課程、學位后課程以及各種學習項目,為求學者提供了繼續深造的機會。
目前,亞琛工業大學在校學生達到了45000余名,工作人員10000多名(其中約1900名科技工作人員,6000名非科技工作人員,1000名左右實習或培訓人員和1500名中間工作者),圖書館藏書100余萬冊。學校現設有260個研究所,9個聯合研究中心。作為偏重實踐性的大學,地處荷蘭,德國,比利時交界處,歐洲地理中心的亞琛工業大學在這幾十年中漸漸發展為亞琛市及周圍地區的一大經濟中心。2016年預算9億歐元,其中3.26億歐元來自于第三方贊助。為了適應當前國際需要,亞琛工業大學在堅持以往一貫傳統的同時,新開了一批碩士學位專業(Masterstudiengang),使大學在國際競爭中保持優勢。不僅吸引了德國最優秀的中學畢業生,而且吸引著來自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在該校就讀的外國學生及外國科研工作者達4000余名,他們來自全世界100多個國家。亞琛工業大學與世界上70多個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許多學系教席(Lehrstuhl),例如電子工程,數學,經濟學,醫學,德國文學,羅馬學,哲學,建筑,冶金學等,大部分分布在學校的大講堂(Audimax)一帶。
另一個區域是在宏爾(Hoern),包括計算機工程,歷史,土木,也有物理學與一部份的電子工程學系。生物學與醫學系則在梅拉特(Melaten)區。學生宿舍也分三個區域。
擴充的校區位在尤利西(Jülich),在埃森(Essen)的技術房,及在斯圖加特大學,奧地利皆有駐點。
另外學校在埃菲爾(Eifel)的Wildenhof也有水上運動場所。
校園環境
亞琛是一座超過1000年歷史的文化城市,有許多古建筑,城市雕塑和博物館。
提到亞琛市的文化資產,首先當然是最著名的八角形大教堂,被聯合國列入人類文化遺址的亞琛大教堂,它堪稱歐洲宗教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此外,它還是加洛林王朝藝術的代表作、德皇加冕廳、歐洲基督教圣地教堂和德國最古老的中世紀石塊建筑。
專業設置
亞琛工業大學新的學院架構分為十種專業領域:
• 專業領域一
數學系,計算機系,物理系,自然科學系
• 專業領域二
建筑學系
• 專業領域三
土木學系
• 專業領域四
機械學系
•專業領域五
地球資源與材料技術學系
•專業領域六
電機工程與計算機工程學系
•專業領域七
哲學系
•專業領域八
經濟科學系
•專業領域九
醫學系
•另外1989年亦成立教育學系。
課程設置
德國亞琛工大的60多個專業擁有近3.5萬正式注冊學生;這些專業都以理工碩士、文科碩士或國家統一測試結業。亞琛工大另有多種深造或補充專業課程、學位后課程以及各種學習項目,為求學者提供了繼續深造的機會。大學的科目表幾乎覆蓋了所有老牌大學可以提供的專業。50%左右的學生選擇了技術工程專業,如機械制造、電子等;18%左右理科專業,數學、物理等;余下的學生則各有10%在文科系、經濟系或醫學專業就讀。
學校優勢
無論是從資金還是技術力量來看,亞琛工業大學一直居于德國工科排行榜前列。其機械制造、計算機、電氣工程(包括電子通信)均具有優勢。歐洲機電一體化研究中心(Europaeisches Mechatronisches Zentrum)、愛立信(Ericsson)德國總部、諾基亞(Nokia)德國分部、福特(Ford)歐洲總部、三菱(Mitsubish)德國電子中心等高科技公司均設在Aachen,飛利浦、聯合科技等也在亞琛建立了分部,一個僅有25萬人口的小城竟然能吸引到這么多國際知名公司,這不能不歸功于聲明顯赫的亞琛工業大學。
理工科德國頂尖
亞琛工業大學理工科實力強勁,電子、機械制造、材料加工、冶金工程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國前列,計算機、建筑、物理等學科也在德國大學排行榜上位列三甲,融合了生物,化學和醫學的學科也在蓬勃發展 。
由于亞琛工業大學的突出表現,除了聚集眾多知名廠商之外,許多廠商也紛紛資助學校各項研究,僅機械系的材料系下屬塑料研究所(所長Michaeli教授)就有320余家企業資助,如奔馳、寶馬、福特等;航空航天所更是榮譽倍出,獨領德國航空界80余年風騷;汽車工程研究所(ika,所長Eckstein教授)擁有龐大的實驗車間和試車場,和寶馬、大眾、戴姆勒等大公司常年有密切聯系;內燃機研究所(VKA,所長Pischinger教授)具有內燃機研究的世界頂尖水平,此外由ika和VKA合辦的亞琛汽車與發動機技術年會(The Aachen Colloquium Automobile and Engine Technology)是全歐洲規模最大的汽車與發動機技術會議。機床實驗室(Laboratorium fuer Werkzeugmaschine und Betriebslehre,簡稱WZL)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研究所,四位教授均是行業泰斗,他們的著作已成為德國大學機械系的標準必修教材。兼有弗朗霍夫加工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 fuer Produktionstechnik)、弗朗霍夫激光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fuer Lasertechnik)。通訊網絡所(Kommunikationsnetze, 所長 Walke教授)、無線電所(Nachrichtentechnik,所長Vary教授)及其他幾個電子所更是享譽德國,德國高速列車InterCityExpress(ICE)的設計建造亦是在電機所De Doncker教授(比利時籍)及電子系的直接參與下進行的。H.264, H.265/HEVC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是Institut für Nachrichtentechnik的所長Jens-Rainer Ohm(國際電信聯合會ITU的視頻工作組JVC-VC的主席),他也是德國工程師協會信息技術組的發言人
雖然沒有機械和電子那樣的壓倒性優勢,計算機、建筑、物理等學科也在德國大學排行榜上位列三甲:計算機第五研究所所長M. Jarke教授在IT行業卓有建樹,是數據庫行業開山老祖式的人物,第二研究所所長Nagl教授,第一研究所所長Hromkovic教授也非平凡之輩。愛立信公司德國總部長期委托計算機所完成各個項目。
11所德國精英大學之一
德國精英大學 ,源自德國大學卓越計劃(德語:Exzellenzinitiative),是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國科學基金會發起的,旨在提高促進德國大學科技研究和學術創新的的計劃。計劃包括資助特定的杰出大學,資助在特定大學的杰出年輕科研人員的研究;加強大學間項目間的合作;加強德國大學和國際學術機構、大學的合作研究。德國大學卓越計劃資助分三個層面:未來構想(Zukunftskonzepte)、精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和精英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 。
德國精英大學非終身制,施行五年一輪滾動制評選。2012至2017年“精英大學”共11所,理工類3所(慕尼黑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文理類8所(海德堡大學、 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慕尼黑大學、圖賓根大學、康斯坦茨大學、科隆大學、不萊梅大學),將獲得合計27億歐元資助。
精英計劃中的精英集群和精英研究生院
精英集群的目的在于使來自同一地區的優秀科學家可以跨學科地共同研究一個社會或經濟相關的主題。精英集群整合了德國大學的科研潛力,并提高了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除了大學內部的各個機構外,也有大學外部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伙伴參與了精英集群。亞琛工業大學擁有兩個精英集群,分別是:
Integrative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High-Wage Countries (Integrative Produktionstechnik für Hochlohnländer)
Tailor-Made Fuels From Biomass (Maßgeschneiderte Kraftstoffe aus Biomasse)
精英研究生院的宗旨是培養固定領域的博士生人才,并為其提供精英級的科學指導和一流的科研條件。此項目的核心是:在精英級的科研領域內為博士生提供授課性質的科學指導。精英研究生院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心,他們既是頂尖的科研場所,也是培養年輕科研人才的最佳平臺。亞琛工業大學擁有一個精英研究生院:Aache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Science 。
IDEA League歐洲頂尖理工類大學戰略聯盟
IDEA 聯盟是由五所歐洲著名的理工科大學組成的大學聯盟,成立于1999年。它的成員是: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tekniska högskola)(瑞典)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簡稱TU Delft)(荷蘭)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簡稱ETH Zürich)(瑞士)
亞琛工業大學(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簡稱RWTH Aachen)(德國)
米蘭理工大學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ilan,簡稱POLIMI)(意大利)
這五所大學有很多共同點,他們都是各自國家中最大的理工科大學,但這并不意味這他們只提供理工科的課程。
從這個聯盟出來的學生也有個非常了不起的代號:IDEALiSTiC(意旨為理想型人才,也代表著這五所大學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