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將發布約800項環保標準
近日,環保部網站公開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啟動約300項環保標準制修訂項目,以及20項解決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制修訂工作中有關達標判定、排放量核算等關鍵和共性問題項目,發布約800項環保標準。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的總體目標是大力推動標準制修訂。圍繞排污許可及水、大氣、土壤等環境管理中心工作,加大在研項目推進力度,制修訂一批關鍵標準。構建基于實測的標準制修訂及實施評估方法體系,優化形成內部科學、外部協調的環保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實施評估,提升標準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制修訂并實施一批標準管理規章制度,形成一支專業扎實、特色明顯的環保標準隊伍,深化標準信息化建設,提高標準管理的規范性和高效性。加強宣傳培訓及交流合作,擴大我國環保標準的社會影響。
《規劃》提出了具體指標。
一是啟動約300項環保標準制修訂項目,以及20項解決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制修訂工作中有關達標判定、排放量核算等關鍵和共性問題項目。全力推動已立項的約600項及新啟動的約300項,共計約900項環保標準制修訂工作。
二是發布約800項環保標準,包括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約100項,環境監測類標準約400項,環境基礎類標準和管理規范類標準約300項,支持環境管理重點工作。
三是推動30余項重點環保標準實施評估,指導相關標準制修訂,提出環境管理建議。
四是制修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辦法》《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評估工作指南》等管理制度文件,規范管理工作。
五是開展國家級培訓3000人次以上,帶動地方培訓15000人次以上。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的總體目標是大力推動標準制修訂。圍繞排污許可及水、大氣、土壤等環境管理中心工作,加大在研項目推進力度,制修訂一批關鍵標準。構建基于實測的標準制修訂及實施評估方法體系,優化形成內部科學、外部協調的環保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實施評估,提升標準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制修訂并實施一批標準管理規章制度,形成一支專業扎實、特色明顯的環保標準隊伍,深化標準信息化建設,提高標準管理的規范性和高效性。加強宣傳培訓及交流合作,擴大我國環保標準的社會影響。
《規劃》提出了具體指標。
一是啟動約300項環保標準制修訂項目,以及20項解決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制修訂工作中有關達標判定、排放量核算等關鍵和共性問題項目。全力推動已立項的約600項及新啟動的約300項,共計約900項環保標準制修訂工作。
二是發布約800項環保標準,包括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約100項,環境監測類標準約400項,環境基礎類標準和管理規范類標準約300項,支持環境管理重點工作。
三是推動30余項重點環保標準實施評估,指導相關標準制修訂,提出環境管理建議。
四是制修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辦法》《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評估工作指南》等管理制度文件,規范管理工作。
五是開展國家級培訓3000人次以上,帶動地方培訓150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