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記者方勝通訊員周嬋嬋
2月3日凌晨,深圳的室外溫度只有四五度,當整座城市酣然入夢,深圳水務集團福田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卻冒著寒風,開始沿濱海大道翻開路邊的檢查口一一檢查。
原來,僑城東路片區居民生活污水無法正常排放,經排查,是由濱海大道竹子林立交處DN600污水管堵塞導致的。雖經反復整改,但這一片區污水外冒的隱患始終無法根治,必須通過徹底清疏作業才能解決污水管堵塞問題。
濱海大道是交通要道,車輛多且車速快。為了最大程度降低對道路交通的影響,經圖紙模擬、實地考察和多方反復討論,最終確定占道范圍、封堵點和抽排水作業點,并決定分小組同步進行夜間清疏。
由于該管上游用戶多,污水收集面積廣,導致污水量加大,加之下游為鳳塘泵站,更使得管內水位高、水量多。據估算,管道內每小時污水量可達1200立方米,這就對施工技術、抽水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水務集團福田分公司,泵站分公司、閥門檢測與維修分公司等單位也給予了大力支持與配合,多個基層班組和一線管理人員全程監督指導。經過大家的通力協作,從凌晨1∶30到4∶30,封堵工作最終完成。
此時天已快亮,通宵作戰的工作人員更是疲憊不堪,但他們沒有絲毫懈怠。為加緊施工搶進度,他們利用QV進行管道檢測,但因檢查井深達6米,溫差大引起檢測鏡頭起霧,設備檢測距離有限,需人工下井清淤。在確定井下作業安全后,工作小組迅速集結,以5-6人為一組,分三組、同時下井作業。管道內空氣流通不暢,氣溫低,空間狹小,伸手不見五指,工作人員借著電筒發出的微光,像螞蟻搬家一樣,從管道內一丁一點地把垃圾挪出來,雙手早已凍得沒有知覺……
經過7個多小時的艱苦作業,深圳水務集團福田分公司終于在清晨7:30完成了管道清疏工作,共清理出多達12編織袋的破碎井蓋、路牙石、大理石塊、淤泥等沉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