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州市城鄉規劃局委托北京建筑大學與福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總院聯合編制的《福州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三江口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于2017年9月獲市政府正式批復(榕政綜[2017] 1794號)。現將規劃成果予以公布,規劃主要內容可在福州市城鄉規劃局網站(http://ghj.fuzhou.gov.cn)上查詢。
附件:《福州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三江口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公布內容
福州市城鄉規劃局
2017年11月13日
附件
福州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三江口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一)規劃范圍
三江口片區:規劃面積34.85平方公里,西起福峽路,東至南江濱路,北以前橫南路和鼓山大橋連接線為界。規劃范圍內建設用地面積25.15平方公里。
期限:近期:2016-2018年;遠期:2018-2020年。
(二)規劃目標
水生態: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目標為75%,對應的設計降雨量為24.1mm;生態岸線改造率達到50%以上。
水安全:(1)防洪(閩江)標準:100年一遇;(2)內澇防治標準:50年一遇;(3)雨水管線標準為:3年一遇。
水環境:達到地表水功能區劃要求,SS削減率達到45%以上。
水資源:三江口片區雨水資源化利用率2.4%以上。
(三)規劃內容
1.三江口片區屬于典型的“感潮河口”沖積平原和“新區—老城—傳統村落”結合的典型片區,采取“打通內河水系、增加排澇設施、優化水體和生態綠地、保護原有水系以及源頭控制減排”的措施。
2.根據獨立匯水片區的原則,將三江口片區分為高湖、螺城河上游、三江口三大獨立匯水區域。針對三個子匯水區,重點從防閩江洪水、源頭減排控污、城中村集中調蓄控制、優化水系增加水面率、系統治理五方面提出了海綿城市工程建設方案。
3.在工程建設方案框架下,進一步從建筑與小區、道路系統、河湖水系、園林綠地等方面,提出適合三江口片區的平原感潮區域海綿城市技術措施。
4.根據三個子匯水區的海綿城市建設方案和擬采用的技術措施,構建三江口片區海綿城市建設“滲、滯、蓄、凈、用、排”的控制指標體系,并將其細分解至各地塊及綠地、內河等系統,即落實到控規。
5.明確各地塊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下沉式綠地率、透水鋪裝率等指標,納入控規指標體系,以強制性指標和引導性指標的方式作為土地出讓條件,從規劃層面引導片區的海綿城市建設。
6.按照控規指標要求,初步提出了實現片區海綿目標的項目,為下一步具體實施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