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的市政污泥處理項目投入運行
由蕭山環境集團下屬蕭山環境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日處理4000噸市政污泥處理項目近日投入試運行,據了解,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市政污泥處置項目,徹底解決了蕭山區污泥處置的難題。
在污水處理和制水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污泥。特別是從工業廢水中脫離出來的污泥,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容易造成二次環境污染。一直以來,蕭山區積極探索污泥處理工藝,通過干化焚燒、制磚等方式,對污泥進行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取得了較好成效。然而,蕭山區日益增長的污泥量如何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這始終是蕭山區長久考慮的問題。
為推進污泥處理,蕭山區積極探索,研發新工藝,建設新項目,目前正在建設的全國最大污泥處理項目——4000噸/日污泥處理工程正是蕭山區徹底解決污泥問題的最好途徑。該項目由蕭山環境集團下屬投資公司承建,總投資4.7億元,用地面積59.7畝,建設內容包括一套4000噸/日(含水率80%)深度脫水系統、3條600噸/日循環流化床干化污泥(含水率45%以下)焚燒生產線,配置2臺15MW汽輪發電機組,并配套建設煙氣凈化系統等。項目建成后,不僅能滿足蕭山環境集團下屬制水廠、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需求,剩余方量還能供給杭州其他區縣污泥處理以及印染、化工企業污泥處理等。
和以前的污泥處理方式不同,4000噸/日污泥處理項目工藝更先進,不僅能處理污泥,還能將污泥“變廢為寶”,產生積極的環境效應和經濟效應。蕭山區4000噸/日污泥處理項目應用了污泥發電技術,采用目前先進的“深度脫水+焚燒發電+煙氣處理”工藝路線,將脫水后的污泥進行焚燒,產生的熱能用于發電,并采用國內先進的凈化系統對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煙氣進行處理,實現污泥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
以現有的臨江污水處理廠和在建的4000噸/日污泥處理項目為核心,蕭山區還計劃打造總規劃面積2600畝的臨江循環經濟(靜脈)產業園,在污水和污泥處理的基礎上,逐步興建生活垃圾處理、餐廚垃圾處理、飛灰處理、危廢處理等環境項目和科研中心等配套功能,最終打造成為綜合型、生態型、開放型的國家級循環經濟(靜脈)產業園,邁向環保產業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