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獲悉,日前,北京恒通國盛環境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體中標珠海市金灣區市政園林管理服務中心金灣區排水管網健康度檢查及雨污混接調查采購項目,中標價為5968萬余元。
“接近6000萬的中標價格,在國內的城市排水管網摸底和雨污混接調查項目中是比較少見的高投資額。”因此,該項目在業內引起了較大關注。
據了解,該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為,對檢測區域范圍內地下的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和雨污合流管道及沿河排污口進行全面的調查。珠海管網檢查項目的落地,突顯了地方政府對黑臭水體治理的重視,也彰顯了排水管網清淤調查在黑臭水體治理環節的重要程度。
從頒布 “水十條”到中央開展2018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督查,無不彰顯著中央徹底消除黑臭水體的決心。然而,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投入大、易復發,治理過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巡視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認為,“現在我們是污水處理世界第一大國,但是我們遠遠不是污水處理強國,主要的差距不在工藝,管網才是大問題。”張悅曾預測:“在未來十四五規劃和未來十年的水環境環保領域中,管網將會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隨著國家對城市管網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各地紛紛下大力氣整治城市排水管網問題。廣東省珠海市政府近年大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和全市排水管網的普查工作,重點加大了對病害管網的治理,同時對現有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提標改造。今年,珠海市政府發布的“2018年十件民生實事”中,就有“開展污水整治行動,完成排水管網普查工作,對癥下藥,12條黑臭水體實現不黑不臭”一項。此次投入近6000萬元人民幣,強力推進金灣區排水管網健康度檢查及雨污混接調查,也是珠海市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打下的堅實基礎。
作為項目的中標方,北京恒通國盛環境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高級工程師劉許童告訴中國水網,恒通環境將針對項目的難點、痛點,對癥下藥,協助珠海市金灣區做好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
他表示,從技術角度看,高地下水位帶來高難度。珠海市是一座典型的濱海城市,地下水位較高。如何在管網高水位運行的情況下,進行清淤并進行雨污混接調查,在技術上是一個難點。北京恒通國盛環境管理有限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下水道清淤機器人和最近研發的排口溯源機器人,可以在管網漫水的情況下進行雨污混接調查。
從實施內容角度看,外來水調查帶來新挑戰。談及雨污分流概念,這里的“雨”并不僅限于雨水,還包括湖河溪水、山泉水與地下水等。雨污分流,首先要搞清楚水從哪里來,這就是外來水調查,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些水大量占用了污水處理廠的資源,導致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水COD濃度降低。
恒通環境是國內排水管網運維領域的先行者。面對排水管網清淤檢查和雨污混接調查的新難度、新挑戰,劉許童很有信心。他表示,恒通環境首創下水道清淤機器人,還在國內率先成立了下水道清淤機器人研究院,技術研發能力強勁,能夠推動項目更好地落地、實施。
響應總書記 “提升城市排水系統”同時“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的號召,恒通環境近年提出了管網“四位一體”建設&專業化運維管理方案,它包含管網普查檢測、管網清淤、管網非開挖修復、管網大數據和管網專業化運維管理,不僅能夠服務于市政排水管網的建設運維單位、消除城市內澇隱患,也為消除黑臭水體外源污染提供了嶄新的治理思路。恒通環境已將該方案應用于京津冀、云南、廣東等地的管網運維實踐中,也會將其用于珠海項目,協助金灣區摸清排水管網對河道污染的影響,查出雨污混接點,以及排水管道的缺陷情況,從而繪制“排水管網一張圖”,助力金灣區建立排水管網科學運維的長效機制。
黑臭水體治理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任重而道遠。“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那么,就必須踏踏實實從基礎做起,從每一寸排水管網做起,解決黑臭水體的外源污染問題,切實改善城市的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