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晨報訊 近日,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建成并網發電。8月22日,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委獲悉,這是全省首家、國內并網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每年可提供約1200萬度綠色清潔電能,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3936噸。 22日下午,位于銅陵南路的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內,整齊排列的太陽能光伏板反射出的光格外耀眼。污水處理廠有著大面積的水處理水池,該項目通過在污水處理廠的氧化溝和沉淀池上方空間布排光伏組件,實現了空間資源的綜合有效利用。 合肥市城鄉建委排管辦項目管理科科長袁良松介紹,該項目占用空間面積約11萬平方米,并網電壓等級為10kV,項目分兩個并網點接至廠區內10kV配電室。每年可提供約1200萬度綠色清潔電能,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3936噸,減排二氧化碳11965噸,降低碳粉塵排放3264噸。所發電能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其中90%以上可被污水處理廠就地消納。 目前,王小郢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污水基本都是用工業電。今后,因享受電價優惠政策,每年可節省電費支出70萬元以上。在源源不斷地輸送“綠色”電力的同時,還有效實現了土地及空間資源的二次開發利用。 袁良松表示,在污水處理廠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項目,在外地有些城市已有嘗試。而在我省,這還是第一次。此次光伏發電項目的建成,一躍成為國內迄今為止并網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 來源 : 晨報首席記者 方佳偉/文 晨報記者 李福凱/攝 實習生 王琪 顏淥璐 |
|
|||
|
|||
本報訊 從空中俯瞰,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好似一面巨大的鏡子,格外亮眼,其上覆蓋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源源不斷轉化成電能,供應廠區用電需求。日前,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成為全國單體規模最大,同時也是我省首家建成投產的污水處理廠光伏項目。 走進王小郢污水處理廠,一排排整齊排列、提供清潔綠色能源的光伏組件讓人印象深刻,它們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也在產生更多的生態和經濟效應。“光伏板對污水池進行遮擋,能有效抑制池內水體藻類生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及水質。”市城鄉建委排管辦項目管理科負責人袁良松告訴記者,不僅如此,經濟效益也頗為可觀。“所發電能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其中90%以上可被污水處理廠就地消納。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因享受電價優惠政策,每年可節省電費支出70萬元以上。”(下轉2版) 來源 :合肥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