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末端石洞口改造的同時,我們采用UNITANK工藝,粗格柵+細格柵+旋流沉砂池+綜合池+生物反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的全流程工藝配置,興建一個調蓄池并將污水出水標準提高,當時引起同行的不滿。”張辰表示,現在看來,當時所做的提標改造工程和調蓄池作用明顯,自運行以來,通過對5號泵站運行資料的比對(2017年1月~4月與2018年1月~4月),實現了旱流期間不放江,雨季放江量較去年降幅達80%~90%,也滿足國家一級A標準。
張辰:盡快補齊管網短板,用系統思維解決水環境問題
系統設計第二步:內源治理

系統設計第三步:生態修復

系統設計第四步:活水保質

(2)石洞口污水廠案例
接著,張辰繼續介紹石洞口污水處理廠改造案例。2008年3月,服役近40 年的老西干線全面改造工程啟動,把原接入老西干線污水支線全部接入新線,其中40 萬m3/d污水進入石洞口污水處理廠,因此新建西干線輸送能力就要考慮20%的初期雨水及近期部分混接雨水問題。

“在末端石洞口改造的同時,我們采用UNITANK工藝,粗格柵+細格柵+旋流沉砂池+綜合池+生物反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的全流程工藝配置,興建一個調蓄池并將污水出水標準提高,當時引起同行的不滿。”張辰表示,現在看來,當時所做的提標改造工程和調蓄池作用明顯,自運行以來,通過對5號泵站運行資料的比對(2017年1月~4月與2018年1月~4月),實現了旱流期間不放江,雨季放江量較去年降幅達80%~90%,也滿足國家一級A標準。

另外,實現污水和污泥同步協同處置也是石洞口污水處理廠一大亮點。石洞口污水廠廠區用水較為緊張,處理后的尾水過濾后用于污泥干化焚燒處理系統,對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節約運行成本以及踐行科學發展觀具有重要意義,且污泥干化焚燒處理系統(新建線)用水量中,再生水用量占比約87%。
(3)青島麥島污水廠案例
“青島麥島污水廠案例有它自身的特點,污泥有機質含量比較高,它的整個厭氧硝化沼氣發電,負擔全廠約70%電耗。我們進一步把污泥當中的磷等資源再回收,氨氮、總氮去除率約為80%~90%,減少主線氮負荷約15%,將污水處理廠變成城市的能源廠和資源廠。”張辰自豪地表示,若我們能夠將一座污水處理廠變成城市的資源廠和能源廠,成為城市生命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污水處理廠的意義和價值將被放大。

最后,張辰列舉臨港海綿城市智慧管控平臺(一期),該項目案例如何在現有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AI人工智能技術等,通過一些智慧的管控平臺,使得我們的排水工程、系統工程更上一個臺階。
至此,張辰大師一場富有技術含量、發人深省的演講完畢,而他為水環境工程勘測設計領域所做的貢獻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