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技術服務中非合作(圖) 來源:中國海洋報編輯:yuli

9月3日~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吉布提港務局及自貿區主席阿巴備·哈迪說,非洲獨特的地理位置不僅可以方便將原材料出口國外,還能成為溝通連接印度洋和大西洋貨物貿易的樞紐或橋梁,推動經濟的飛速發展。
2017年12月10日,吉布提最大的工業項目——“阿薩勒鹽湖溴化鈉項目”開工儀式在吉布提塔朱拉州阿薩爾鹽湖舉行。一期項目預計2018年底建成投產。工期緊張,開工準備迫在眉睫。然而,吉布提淡水資源匱乏,工程用水成本高,且不能穩定供水。
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淡化所”)研制的“集裝箱式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解了工程開工的燃眉之急,并極大降低了工程成本。
當前,北京六建集團在佛得角首都普拉亞市正在修建該國最大的綜合旅游項目“佛得角綜合娛樂城項目”,建成后,將為首都提供地標性的酒店及娛樂設施。淡化所提供的海水淡化設備在每天不低于12小時的運行時間內,不僅滿足了所需的全部淡水需求(包括飲用、生活用水),還兼顧部分生產用水。
該設備采用集裝箱式海水淡化設備,單臺集裝箱內包含淡化預處理、淡化及部分后處理工藝。生產現場再搭建海水需求設施,即可滿足工藝流程的正常運行,又可將合格的淡水供應至其供水管網儲水水箱中。
技術裝備輸出的同時,淡化所也將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的技術與管理經驗向發展中國家推廣。
在佛得角,淡化所參與了商務部“佛得角圣文森特島海洋經濟區規劃項目”,負責該島海水淡化供水及管理規劃的編制。
受商務部委托,自2010年起,淡化所與天津泰達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面向非洲發展中國家,連續承辦“非洲國家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管理研修班”“非洲英語國家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修班”和“非洲法語國家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修班”,通過培訓向非洲國家集中展示了我國為解決淡水短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對推動我國自主海水淡化技術在非洲國家的應用與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2015年,淡化所承辦“環印聯盟成員國海水淡化技術合作國際專家研討會暨展會”,來自塞舌爾、肯尼亞、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亞等10個環印聯盟成員國的政府官員、學者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
2016年,淡化所承辦“2016年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海水利用技術培訓班”,索馬里等非洲國家派代表參加。
“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已初步具備系統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自主技術在國內建成日產萬噸級以上示范工程,技術指標與國際相當。”淡化所所長李琳梅介紹,“‘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為海水淡化技術帶來了用武之地,為解決非洲水資源的短缺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