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攻克污水處理廠污泥減量難題?重慶這項自主創新的技術正在申報國家專利
來源: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初沉池污泥厭氧發酵減量化技術有效緩解污泥處置難的問題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7日11時訊(記者 董進)城市污水處理體系日益完善,但污水處理后產生的大量污泥如何處理又成了一道難題。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近日從重慶市三峽水務公司水土污水處理廠獲悉,針對污泥處置難的問題,該廠采用的初沉池污泥厭氧發酵減量化技術則有效緩解了污泥處置難的問題,該技術目前正在申報國家專利。
據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重慶主城區,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大多依賴水泥廠進行焚燒處理。然而水泥廠的污泥處置量常常跟不上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生量,導致污泥在污水廠生物系統堆積,嚴重影響生物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使出水指標難以穩定達標排放。
水土污水處理廠科研人員長期扎根生產現場,埋頭鉆研技術,翻閱各種文獻,研究污泥減量化處置方法,最終利用初沉池作為污泥厭氧發酵池,使污泥在初沉池中進行厭氧發酵,自我降解,在污泥厭氧發酵過程中,污泥細胞吸附水和內部水得以部分釋放,濃縮效果明顯。發酵后的污泥經壓濾處理后,含水率下降,脫泥效率高且明顯減重。
據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水土污水處理廠2019年上半年污泥產泥率下降了15%。初沉池污泥厭氧發酵技術極大地克服了污泥處置困難問題,為微生物系統正常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確保了出水指標持續穩定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