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城市】四問“韌性治水”,營造健康的城市水系統
我們結合自身全球水韌性領域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梳理大家關切的“韌性治水”課題。下文拋磚引玉,希望與業界和城市管理者共同探討水韌性建設,營造健康的城市水環境。
1
什么是韌性的城市水系統?
城市水韌性是指在不確定性事件引起的壓力下,城市水系統應對與恢復的綜合實力。健康、韌性的城市水系統包括清潔健康的供水系統、運行良好的排水系統、高效生態的污水處理系統、經濟有效的防洪系統及多功能、提高居民福祉的綠地系統。
一個具有韌性水系統的城市能夠在干旱、洪水、風暴潮、海平面上升以及突發公共災害等不確定性事件中有效應對并恢復,充分緩解沖擊和壓力對城市的影響。“韌性”意味著城市水系統具有以下能力:
1
為所有居民提供優質水源;
2
保護居民免受與水系統相關的危害;
3
通過水的流動性特點為流域內的居民建立相互聯系,共享健康福祉。
2
“韌性治水”與傳統水規劃的區別?
我國現有的水基礎設施相關規劃(包括供水、排水、污水、防洪及綠地系統)是分門別類獨立進行的。這些工程規劃各自以城市實際需求作為設計前提和出發點,并且依據基于歷史數據及科學推演的專業設計標準進行。
然而歷史發展經驗并不總適用于指導未來水系統的規劃。全球氣候變化、人口增長、突發公共災害都具有不確定性,城市管理者無法完全依賴科學預測輔助做出響應。此外,自然水循環也不局限于行政或政治分界。城市整體、水系統和自然流域這三者的抗災能力往往彼此交織、相互依存。
© Arup
(左右滑動查看)
城市及流域可持續發展模型
面對這些挑戰,城市發展需要更新韌性思維方式,采用以效果為導向的韌性方法論和工具輔助識別空間及非空間(如機構和部門)的風險影響。城市水韌性建設需要綜合考慮當地水文環境(包括流域)、既有基礎設施、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以及與流域內其他重要城市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韌性的要義,正是通過工程/非工程措施改變區域危險程度、脆弱程度,提升城市系統抗災、恢復能力緩解災害影響,更好地應對未來不可預見的風險。
3
建設城市水韌性有何具體方法?
© Arup
業界現有的城市水韌性理論及實踐
城市韌性指標法(CRI)
2013-2018年間,奧雅納與洛克菲勒基金會合作推出一套評價城市韌性的實用方法體系:城市韌性指標法(City Resilience Index,簡稱CRI),并運用于全球“韌性百城”合作項目。
這一方法包含4個維度、12個韌性城市目標,并細化為156個評價項目,提供全面可衡量、可監測、可追蹤的綜合評價標準,幫助城市建立有效的韌性提升計劃。截至2018年,超過30個城市正以這套體系評估韌性,全球超過100個城市正在使用這一框架來指導韌性策略。
© Arup
韌性城市框架概述(點擊閱讀詳情)
基于這套評估系統,我們為長三角城市群開發了氣候災害和基礎設施風險評估工具,可供沿江26個城市自行評估氣候災害對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的影響,積極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氣候風險。

評估工具重點關注5大工程性基礎設施系統:交通、水、能源、信息通訊技術和關鍵建筑
把脈長三角氣候風險(點擊閱讀詳情)
奧雅納快速水韌性方法
這項快速水韌性方法針對城市應對災害的脆弱性提供評估及建議。這項評估基于城市和自然流域基礎,讓城市設計者、管理者、基礎設施服務提供方及投資方快速鎖定城市系統的薄弱環節,是輔助確定行動方案和決策的有效工具。

© Arup
快速水韌性評估步驟
我們采用這項水韌性方法,對雄安新區啟動區藍綠河網以及管網排水系統進行專題研究,評估整體水系統應對未來50年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災害的韌性。
© Arup
© Arup
雄安新區啟動區韌性城市規劃
4
城市水韌性建設有哪些經驗和建議?
為水基礎設施建立韌性框架
城市水系統基礎設施,包括供水、排水、防洪除澇等系統需要以整體水循環的視角進行韌性評估、建立韌性框架。
我們自1996年起就與約克郡水務公司(Yorkshire Water)建立了策略伙伴關系,該公司為當地500萬人和14萬家企業提供清潔水源,并處理廢水及尾水排放。近年來,我們對標國際最佳實踐,為約克郡水務開發了全業務韌性框架和策略,使公司業務流程、資產管理各層面應對未來沖擊和壓力時更具韌性。

© Arup
約克郡水基礎設施韌性升級示意圖
流域管理和協作
流域管理旨在保障水資源及能源,降低洪澇風險,恢復自然流域功能,同時開展助益經濟的城市發展。城市制定流域治理規劃時,可以引入流域敏感城市概念,識別自然流域內的用地特征,通過統籌流域水資源、預防極端事件(如風暴、強降雨)、管理河流的流態、保持/恢復流域植被,以增強流域水韌性,最大程度降低流域復雜體系的風險。
奧雅納通盤考慮自然流域體系,在為愛爾蘭利河(River Lee)定制流域管理規劃時,以水韌性視角審視洪水風險管理措施及防御方案,減少利河與布萊德河在科克城(Cork City)地區泛濫的頻率和嚴重性,并有效保護河流生態及水質。

© Arup
愛爾蘭利河流域治理計劃
以水而定,將水規劃融入城市規劃與更新
水資源的不同形態(淡水供應、雨水、河水和污水等)彼此關聯,并且與其他城市系統(如交通、能源、關鍵建筑等)緊密相關,共同服務于城市韌性建設。因此需要在城市規劃或城市更新項目中開展跨專業、跨部門的合作,讓承載著城市安全、美學、公共衛生、健康福祉等功能的城市系統之間實現互惠。

© Arup
城市復雜系統的相互關聯性
例如,在城市更新過程中考慮多功能開放空間的運用:以適宜當地氣候及生態特征的植物打造景觀節點,建設具有防災能力的重要景觀空間,完善藍綠基礎設施,提供精準的公共設施,服務于城市韌性發展。

© Arup

© Arup
公共休閑廣場可以在洪澇期間儲存雨水
我們在紐約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及實施項目中,通過引入多功能綠色和藍色基礎設施的方式增加城市水韌性,促進自然水循環,改善布魯克林流域的水土環境,同時緩解城市面臨的洪澇災害影響。

© Ari Burling Photography

© Ari Burling Photography

© Ari Burling Photography
Hunter's Point South藍綠基建規劃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