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潮 | 武漢智博創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張發勇:給你一雙透視眼看清地下空間
張發勇是一名大學老師,也是一名光谷創業者。辦公室里,員工都親切地叫他發哥。
發哥喜歡在大寫字間里跟伙伴互動,了解最新的技術趨勢,推出的基于3DGIS的地下管網、地質礦產等多個領域的全空間數字化建設與綜合輔助決策方案,就像是一張張看清地下空間的三維地圖,讓客戶長了“透視眼”,挖掘、利用各類有效信息。
兩次見面客戶打賭下訂單
張發勇1992年起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讀書,本科專業從地球化學轉到計算機方向,從此與GIS技術結下不解之緣,并留校任教。后來,他加入研究生導師的創業團隊,做電信領域的GIS數據處理和可視化技術解決方案,一直做到公司的副總裁,待遇頗豐。
2015年,他離開了原公司:二維GIS進入門檻低,3D+GIS的技術剛興起,他想創建一個新的平臺,挖掘GIS的更多應用場景。
當年,一家與國內不少城市有合作的香港燃氣管道運營公司,找燃氣管線信息化領域技術合作伙伴,要求對方懂管線,會GIS,還能開放二次開發平臺。張發勇聯系、面談兩次后,他的從業經歷、還有赴美做訪問學者時研發出的GIS技術開發平臺得到認可。客戶技術副總對他說:“我賭你有這個能力,你也可以賭3個月左右能否交貨。”
當時,智博創享只有9個人,客戶說提供辦公室工位給他們,實際上是有點不放心,想看著做。結果,簽約3個月07天后,燃氣管線信息化管理平臺產品順利完成初驗。這套軟件產品,也跟隨著客戶的步伐,拿下30多個城市的市場。
此后,智博創享陸續接到各種地下管線的合作項目,涉及燃氣、石油、通信、電力、自來水等多個行業領域。無一例外地,客戶希望用技術手段,將地下看不見的地質或工程信息,動態化和可視化地呈現在眼前,實現輔助運維的目的。
張發勇介紹,向地下要空間,向地下要資源,是目前各大城市建設、地質資源開發的大趨勢。他們團隊研發出一款二三維一體化的ZGIS開發專用平臺,可實現數據動態采集、建模、制圖、分析、管理等基礎功能,支持程序二次開發,并定制詳細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這個平臺以及行業定制解決方案,讓客戶看到的,是一套關于地下空間和工程信息的三維地圖。”他舉例說,地鐵建設地質勘測中,當GIS平臺呈現某個目標區域地下水的分布圖時,工程師可能會建議,施工走向不要打穿隔水層。應用在地下管線管理上,輸油輸水管線,鋪設可以避開不穩定地質區域,也能借助物聯網探測器發現滲漏點,及時止損。
至今,智博創享已經在地下管網、地質礦產兩大領域的地下空間信息管理服務方面,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市場競爭力,公司也躋身光谷瞪羚企業,員工近百名。
企業成長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不放棄。
在這個創業的平臺上,包括最初嚷著“我要跟你一起創業”的研究生在內,9個人的創始團隊一直堅持到現在;公司盈虧平衡前,資金由張發勇和合伙人一起投入,他有兩年沒有拿過工資。2019年,智博創享實施第一次股權激勵,幾位年輕骨干成為股東。而他們,都是從零做起,經歷過失敗、帶過團隊成長起來的。
張發勇現在在謀劃兩個事情:一是在地下管線、地質勘查兩大具有較大想象空間的GIS業務線上,繼續提升自身產品的技術優勢、市場占比;二是推廣SaaS模式,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比如,為供水管網提供免費的GIS管理平臺,根據每月因服務產生的漏水止損等效果來收取服務費。
他希望在挖掘3DGIS更多應用場景過程中,更多的員工通過做技術、帶項目組、成立事業部的路徑,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楚天都市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