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條!武漢大東湖深隧投用 提升武昌、青山片區污水處理能力
來源:武漢發布 2020/12/27
關鍵詞:污水收集管網 污水處理廠 深層污水傳輸隧道
12月25日下午,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征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聚焦“堅定不移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市水務局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提升河湖水質環境所采取的措施,即“四水共治”“三長聯動”“三清行動”。
依托四水共治工程建設平臺,全市共新建污水收集管網1000余公里,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110.5萬噸,達到每天處理366萬噸。
新建的北湖污水處理廠一期規模就達到80萬噸每天,將中心城區四座污水處理廠集并到城郊。在中心城區建設全國首條深層污水傳輸隧道——大東湖深隧,目前已投入使用,極大提升了武昌、青山片區的污水收集處理能力。
2018年,武漢創新推出“三長聯動”(官方河湖長、民間河湖長、數據河湖長聯動)改革。強化部門聯動、上下互動,構建起頂層推動有力、部門服務到位、各級職責清晰的河湖長制工作推進機制;堅持“開門治水”,擴大河湖治理管護社會參與面,構建以民間河湖長為主體的監督參與體系;構建數據河湖長技術支撐體系。
此外,“三清”行動將治理范圍從河湖水體本身擴大到河湖流域。通過對河湖流域范圍內影響河湖生態的各類污染源進行清理整治實現“清源”;對排水管網存在的問題進行清理整治,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實現“清管”;對河湖水體自身污染進行清理整治,促進河湖水環境持續改善實現“清流”。
目前,此項工作已全面鋪開,并在市級重點的“三湖三河”(南湖、北湖、湯遜湖,機場河、黃孝河、巡司河)流域先行開展治理工程項目建設。
下一步,武漢市將以武漢特色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標準,突出系統治理,堅持流域同治,努力推進全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