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改性固化材料 |
來源: 中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 |
技術簡介:
突破赤泥大規模工程利用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研發生產了系列赤泥改性固化材料。通過在赤泥中摻加復合改性固化材料以及機械壓實作用,促使赤泥顆粒間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赤泥混合料中的礦物成分在微顆粒周圍形成晶體結構的C-S-H等多種水化物吸附固結Na、K等可溶性堿離子。在外界壓力、溫度的作用下而硬化,形成以化學鍵相結合的結晶體網狀結構骨架而形成強度,生成密實而堅硬的半剛性板體。形成堅固的空間網絡結構。將具有一定污染性的赤泥轉化成綠色環保、優質可靠的工程填筑材料用于工程建設,實現赤泥低成本大規模的工程利用。這是目前解決赤泥大量堆存問題的最有效方式。技術成果形成了赤泥規模化工程利用系統的試驗、檢測、施工、污染物控制、驗收評價的技術標準和指南。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填補了國內空白。核心材料改性固化赤泥材料通過了長期且嚴苛環保與力學性能評估,在同等造價條件下,改性赤泥的各項性能指標全面優于傳統工程填筑材料。得到了政府各部門的認證認可,并形成了成套自主知識產權與全國首部赤泥利用相關地方標準。
技術特點:
通過該項技術,可以使改性固化赤泥的各項工程指標滿足實際公路、港口等工程建設要求;重金屬離子濃度等各項污染物指標環保排放要求標準。技術將節能減排與大宗工業固廢利用技術相結合,生產了系列赤泥復合改性材料。通過在赤泥中摻加復合改性材料以及機械壓實作用,促使赤泥顆粒間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達到控堿、除污、提高機械強度以及長期穩定性的目的。該技術可以用于新建及改擴建公路的路基填筑材料,高速公路、國道、省道路基,市政道路路基,二級及以下等級公路底基層的填筑材料,建筑、廠礦、港口及堆場基礎的回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