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時間:2021-05-26
來源:中國環境
作者:鐘寰平
“十四五”開局之年,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在一些地方有抬頭趨勢,遏制“兩高”行業無序擴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迫在眉睫。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也是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綠色轉型實現積極發展。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別降低13.5%、18%。但當前多地在制定規劃時,并未明確“十四五”及中長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和減煤路線圖,對鋼鐵、水泥、有色等傳統高耗能行業未提出明確的達峰目標或者產能總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總量控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要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要堅決拿下來。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是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根本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采取強有力措施,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及碳排放強度控制要求,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要舉措。目前,一些地方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仍然存在思想重視程度不夠、壓力傳導不到位、制度執行不夠有力、相關政策把關不嚴等問題。不少地方還在繼續大幅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還在高碳的軌道上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加速上馬高耗能項目。據初步統計,“十四五”期間,各地預計上馬項目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可能超過“十二五”“十三五”新增碳排放量的總和。這些項目將在十年或更長時間造成高碳鎖定效應,不僅會對2030年前二氧化碳達峰和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的實現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會威脅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會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是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突破口。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即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污染排放和生態破壞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剛剛結束進駐的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把嚴格控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作為督察的一項重要內容。從通報的典型案例來看,不少地方上馬“兩高”項目的沖動仍然強烈,仍在延續粗放的發展方式,造成當地空氣質量不達標、環境污染問題十分突出。
“兩高”行業企業一直以來既是耗能大戶,也是污染物排放大戶。遏制住“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可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減輕污染治理壓力。同時,可以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促進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中央有關部門已明確表示,要加大對“兩高”項目的管控力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提出,要從嚴從緊從實控制“兩高”項目上馬。生態環境部日前還制定了《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嚴把新建、改建、擴建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環境準入關,在“兩高”項目環評中率先開展碳排放影響評價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也表示,要進一步強化能耗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今年是“十四五”發展起好步、開好頭的關鍵時期,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要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項目,科學穩妥推進擬建項目,深入挖掘存量項目節能潛力,完善政策實施機制,確保完成能耗雙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