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
2019-01-20我國是缺水缺地的國家,人均淡水資源、土地資源是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近二十年的城市高速發展已將傳統地上污水處理廠包圍,河道生態基流大幅減少,河道黑臭,污水處理廠的臭氣噪聲嚴重影響周邊百姓生活。針對上述問題,中國水環境集團歷時十余年研究、實踐,科學提出“適度集中、就地處理、就近回用”的創新規劃和“環境友好、資源利用、生態安全”的下沉式再生水系統技術解決方案。
以10萬噸污水廠為例,采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
1.占地節省63%,防護面積節省5倍。
2.新建地下廠增加的投資與節省的管網投資相當,廠網統籌考慮,新建地下廠未增加投資成本。
3.每天可提供高品質再生水10萬噸。以北方城市為例,每天可以回收能源51萬kwh(每年可以節省約6400噸標煤)
4.節省的土地創造收入約104.5億。約為新建地下廠的10倍。
綜上:新建地下廠綜合經濟效益是地面廠的15倍,改擴建地下廠綜合經濟效益是地面廠的13.5倍。
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具有以下特點:
1、廠網河一體:將河流生態系統健康作為重要指標, 與水廠建設、提升相結合。
2、水地生綜合:節省土地、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最優化利用,使土地升值、生態增容。
3、碳能質融通:將減碳消碳、節省能源、轉化能源和能量多級利用、物質資源化融合。
4、十大技術體系:HBR高效生物反應器、高效空氣凈化系統、智能管控技術等。
5、以未來水生態科技城為核心,打造城市水資源中心、綠色能源利用中心、數字化管理中心、公共服務供給中心。
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生態安全的下沉式再生水處理系統,是傳統污水處理廠的全面升級,占地僅為傳統地面建廠的1/3,有效節約土地,節省管網等投資,并充分利用地上空間建設城市生態綜合體,是人口密集、城市中心城區市政污水處理系統創新的必由之路。
2.包含60余項自有核心技術、專利技術,共節約土地9600余畝,生態基流補水超10億立方
3.已在北京、上海、成都、貴陽、福州等19個省市項目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