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顏葵)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提交《關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加大廢棄塑料及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力度的建議》,建議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強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科技支撐,加速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建設,完善引導監管政策和標準體系,不斷提高資源化利用效率、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發展。

據統計,工業固廢方面,“十三五”時期我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130億噸。目前累計堆存約620億噸、年新增堆存量超35億噸,其中磷石膏、鋼渣、化工渣等固廢利用率較低。工業固廢整體面臨著產量巨大且地區發展不平衡、產業化轉化率不高、配套政策和相關標準有待完善、綜合利用項目投資壓力大等問題。廢棄塑料方面,管理不當且缺少回收利用手段是塑料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我國垃圾場陳化垃圾中,廢棄塑料存量約10億噸,每年新生垃圾塑料超6000萬噸且難以物理再生。每年若將2%填埋垃圾塑料及1/3新鮮廢塑料化學法再生制成熱解油,相當于新增一個勝利油田規模的輕質石蠟基大油田,有利于提高能源自給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同時,與廢塑料焚燒發電相比,廢塑料化學循環制新塑料,碳減排接近50%,萬元產值碳減排可達85%,且經濟效益顯著。
馬永生說,固體廢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化廢物為資源、變“包袱”為經濟效益,是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求。當前,我國工業固廢及廢棄塑料循環利用效率不高,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亟待加快解決,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對此,馬永生圍繞加大廢棄塑料及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力度提出4條建議:
一是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一方面加快推進綠色產品設計、傳統行業綠色化改造,實現工業固廢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和末端高效治理相結合,形成系統的減污降碳和循環利用模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加大統籌力度,支持大型工業企業,與掌握垃圾資源的市政部門建立廢塑料供貨關系,與快遞、外賣、化妝品、食品、家電、汽車等塑料制品用戶建立產業供需聯盟,形成完整產業鏈,規范廢塑料化學循環市場。
二是強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科技支撐。開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產學研攻關,推廣利用水泥、電力、化工、鋼鐵工藝裝置協同處置工業固廢;鼓勵易回收、易再生塑料推廣使用,降低廢塑料化學循環難度及成本,并根據產品碳減排情況,對廢塑料化學循環技術予以碳稅優惠。
三是加速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建設。建議圍繞國家發展戰略,提升重點區域、流域和重點類別工業固廢的資源利用效率,鼓勵大型集團企業參與示范工程建設,推動我國工業固廢規模化集中化高值化利用。
四是完善引導監管政策和標準體系。出臺引導資源轉換、全產業鏈疏通、財稅扶持、市場調控、鼓勵廢塑料化學循環等方面的政策,制定相關技術規范、產品標準,保障固廢綜合利用渠道和產品銷路。同時,加快與廢塑料化學循環生產過程安全環保及產品質量相關的標準、認證及法律法規的制定。(編輯:白雪微)
【來源:BRTV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