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總規模達5695噸/天!武漢將釋放三個污泥項目
時間:2022-07-11
來源:武漢市水務局
近日,武漢市水務局印發《武漢市城市污泥處理處置專項規劃(2013—2020年)》,《規劃》指出規劃至2035年,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穩定保持100%,資源化及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至2025年,規劃新建北湖污泥處理處置廠、新洲再生資源綜合處理基地垃圾協同焚燒項目和左嶺葛化循環經濟產業園污泥項目,近期規劃總規模達5695噸/天,并全市統籌調度。
《規劃》指出至2025年,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基本保持100%,資源化及綜合利用率達到50%以上;規劃至2035年,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穩定保持100%,資源化及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
《規劃》中將武漢市城市污泥處理處置分為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涵污泥處理處置、湖渠污泥處理處置幾個部分,并對各個部分進行如下部署規劃:
就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進行如下規劃:
根據等時圈分析和城市空間發展特征,按照區域相對集中、空間保障充足、運距經濟合理的原則,結合行政區劃和武漢市排水公司污水處理廠管轄范圍,規劃將全市劃分為“1+5”六個系統分區,即1個主城片和5個新城片(東西湖片、黃陂新洲片、蔡甸經開片、江夏片、東湖高新片)。
對武漢市現狀19座污水處理廠近六年實際運行數據擬合分析,確定規劃污泥產率為1.07-2.01tDS/104m³污水,平均污泥產率為1.60tDS/104m³污水。預測2035年全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量為8846.8噸/天(含水率80%)。
規劃形成以“焚燒為主,綜合利用為輔”的污泥處理處置格局,打造“1單獨焚燒+9協同焚燒+N綜合利用”的系統布局,并加強全市統籌調度。
至2025年,規劃新建北湖污泥處理處置廠、新洲再生資源綜合處理基地垃圾協同焚燒項目和左嶺葛化循環經濟產業園污泥項目,近期規劃總規模達5695噸/天,并全市統籌調度。
就管涵污泥處理處置進行如下規劃:
規劃劃分青山江岸、漢口西、漢陽、武昌南、東湖高新、蔡甸經開、黃陂、新洲等8片管涵污泥處理處置片區。
規劃至2035年,排水管網單位管道長度產泥量為11立方米/(千米•年)。2035年全市規劃管涵污泥量為1902.9噸/日(80%含水率)。
規劃每片區各布局1座管涵污泥處理站,規劃黃家湖、青山、前川、陽邏、左嶺、千子山、漢陽和東西湖等8座管涵污泥處理站,并加強全市統籌智慧調度。
至2025年,規劃新建陽邏、東西湖、漢陽和左嶺等4座管涵污泥處理站,新建規模680噸/天(含水率80%),并全市統籌調度。
就湖渠污泥處理處置進行如下規劃:
按照項目統籌安排、滿足環評要求的原則,湖渠污泥經處理滿足國家相關行業標準后,可用于園林綠化工程用土、山體修復、建材利用(制磚原料)等。
近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