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杰①;李寧寧②,穆志峰②;李響①
(①邁邦(北京)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②達斯瑪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摘要:本文通過介紹咸陽某污水處理廠項目,在提標改造中將生化單元由CASS工藝更改為EBIS工藝,分析了EBIS微氧循環流工藝在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上的適用性及優勢。改造結果表明EBIS工藝可以實現就地提標擴容、去除率高、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能力強、運行成本低,在提標擴容改造上具有明顯優勢。
關鍵詞:提標改造、EBIS低氧生化工藝、同步硝化反硝化、地表IV類
1引言
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斷提高,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根據中國住建部的《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1-2019年中國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長,2019年中國城市污水排放量為555億噸,縣城污水排放量為102億噸,村鎮污水排放量為216億噸,合計873億噸。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各地污水處理廠擴容需求很迫切。另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19年度我國地表水水質IV類及以下占比為25.1%,地下水水質IV類及以下占比為85.7%,水污染問題依然嚴重,因此各地對污水排放標準要求更加嚴格。污水處理廠現有污水處理工藝(大部分采用CASS、AO等工藝為主)無法滿足提標擴容后的出水要求,為提高處理效率且運行穩定,需采用合適的工藝對原有工藝進行提標改造。
傳統生化單元采用CASS、CAST、CWSBR、AO、AAO、氧化溝等工藝技術,在運行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無法就地擴容、脫氮效率低、運行成本高、占地面積大。
2項目介紹
2.1提標改造前處理工藝
咸陽某污水處理廠原設計處理規模40000m³/d,主要處理附近居民區的生活污水。主要處理工藝為:粗格柵→細格柵及沉砂池→CASS池→D型濾池→消毒池。出水標準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
因生活污水水量的增加及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要求的提高,原有污水處理系統已不能滿足現有要求,需對原有系統進行提標擴容改造。
2.2提標改造后設計規模及水質
提標改造后設計處理規模80000m³/d,總出水標準為《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DB61/224-2018)中A標準。其中EBIS生化池設計進出水水質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