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展茅工業園環保設施越建越多,空氣異味為何越來越重—— 污水污泥處理廠成了污染源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記者 王晨輝
浙江在線12月9日訊(記者 王晨輝)處理污水污泥的工廠,怎么反而成了影響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的污染源?日前,記者來到舟山普陀區展茅街道,實地了解情況。
展茅街道螺門村位于舟山本島東北部,是一個背山面海的漁業村,目前常住居民約4500人,村子環境整潔。
可是,記者剛走到螺門村村口,就聞到一股明顯的酸臭味。“這些氣味,來自附近的污水處理廠和污泥預處理廠,幸虧這些天氣溫低,不然異味還要重,我們家連門窗都不敢開。”路過的一名村民無奈地說,10多年前污水處理廠剛建好時,問題還不大,沒想到這些年異味越來越明顯。
位于村子西北側的污水處理廠,離最近的居民住宅不到300米。記者走向廠門口,隔著口罩也能聞到飄散的酸臭味,越靠近廠子,異味就越重。污水處理廠大門上掛著“展茅污水處理廠”的牌子,其實里邊是緊挨在一起的4個“運營主體”,分別為建成于2007年的展茅污水處理廠、2018年的展茅3000噸/日污水應急處理系統、2021年的普陀海洋生態創新谷污水處理廠和2022年的展茅3000噸/日污水應急處理設施,處理的污水主要來自螺門河西岸的普陀經濟開發區展茅工業園80余家企業排放的廢水。除展茅污水處理廠產權單位是舟山市水務集團,其他3家產權單位均為普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展茅工業園的企業中,有40余家水產品企業,廢水排放量相對較大,且廢水中蛋白質含量高,異味比一般廢水濃烈。特別是其中5家生產魚糜的企業,平均每家每天在高峰期排放的廢水達2000噸。”普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分管生態環境工作的副主任貝佳利說,為滿足污水處理需求,這些年,他們連續新建了3家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后,會沉淀一些污泥,這些污泥會運到300多米外、位于螺門村正北方的浙江科諾尼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污泥預處理廠區進行發酵處理,再運出集中處理。記者走到距污泥預處理廠區約百來米處,同樣也聞到了一股濃烈異味。廠區面積約4000平方米,里邊用于發酵污泥的設施有3000平方米鋼棚,敞開的大門兩側垃圾堆積如山。記者在門口站了一會兒,就被異味刺激得連眼睛都睜不開。
科諾尼屬于民營企業,2019年7月進入普陀經濟開發區負責污泥預處理。除了處理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的沉淀物外,它還處理普陀區其他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該企業控股人楊礪平承認,企業在進行污泥預處理時,確實有異味產生,而且南風天氣味會比較重。隨著周邊企業的發展,他們在旺季時日處理量超過75噸,由于污泥堆在車間的時間過長,導致異味散發比平常多。
負責螺門片區工作的展茅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賀維科也表示,這些異味確實主要來自污水處理廠和其下游企業污泥預處理廠,“有的在配套設施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匆匆投入運行,整體工藝水平較低,對周邊群眾的生活有影響”。
針對異味問題,螺門村村民從五六年前就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向相關部門反映,但至今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舟山市生態環境局普陀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們多次對污泥處置單位立案查處,督促其整改,但在推動各方形成合力方面存在問題。同時,污泥處置需求與集中處置能力建設銜接上存在問題,尤其是一些應急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后,異味處理、污泥轉運跟不上,導致異味散發。
目前,展茅街道已聯合普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聯合成立了螺門片區建設提升領導小組,并初步列出了整改清單:對目前的污水處理廠和污泥預處理廠進行整改,改進工藝,減少異味排放;對水產品加工廠進行整改提升,力爭在春節前能基本消除異味對村民的影響。此外,普陀區政府也已指定普陀城投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建設一個日處理能力3萬噸以上的高標準污水處理廠。
截至發稿,普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已將污泥預處理廠區關停清場。對展茅工業園的污水污泥處理問題,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