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布時間:2021-12-23 08:33
-
各鄉鎮人民政府,地區、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委、辦、局,各區屬機構:
《北京市密云區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已經區政府第132次常務會審議通過,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2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北京市密云區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加快推進密云區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根據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要求,因地制宜,加快補齊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和溢流污染控制短板,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統籌實施的原則,將能夠隨路建設和改造的問題一并推進,切實減輕財政壓力。優先治理現有積水點和積水內澇問題突出的區域,對積水風險點加強監測,按照當年形成的積水點次年治理的原則滾動推進治理工作。
(二)堅持目標導向。新建區按《密云新城雨水排除工程規劃》及其他相關專項規劃確定的排水防澇標準建設;建成區排水設施通過實施本方案并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雙修、道路維修實施更新改造,實現工作目標,建設韌性城市。
(三)堅持綜合治理。將積水內澇治理及溢流污染控制與海綿城市建設相結合,因地制宜優先利用自然洼地、綠地、濱水綠道、城市公園、下沉式廣場、留白增綠空間等實現雨水調蓄和溢流污染調蓄凈化,發揮綜合效益。
(四)堅持深化改革。深化排水防澇體制改革,建立分級負責,行業集中統一管理、分工明確、權責清晰的排水防澇工作體制機制。
(五)堅持科技創新。充分利用智慧水務、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加強排水防澇設施自動化監測,構建排水設施物聯網智慧化監控調度平臺,努力做到精細化預報預警、精準化模擬調度、智慧化綜合管理。
三、工作目標
到2025年,區內重點道路達到小時降雨54毫米(五年一遇)不發生積水,其他道路達到小時降雨33毫米(三年一遇)不發生積水。新建區按規劃標準建設排水防澇設施。城區溢流口、跨越口在場次降雨小于33毫米時污水不入河。進一步完善城市排水防澇建設運行管理和應急處置體制機制,超標準降雨積水能及時有效排除,溢流污水溯源治理、減少污染,城市積水內澇防治與溢流污染控制取得明顯成效。
四、工作任務
(一)提高雨水收集、輸送和抽升能力
采取雨箅子“平立結合”改造、更換旋流井蓋等措施,進一步擴大道路雨水收集能力。實施年度2021-2023年。(區城管委牽頭,區公路分局、中關村密云園、區園林中心、鼓樓街道、果園街道、檀營地區辦事處、密云鎮配合)
開展因路面坡向導致積水問題的摸排工作,根據摸排情況優化調整路面坡向,實施路面改造。實施年度2021-2023年。(區城管委、區公路分局分別負責實施)
綜合采取提升橋區雨水收集能力、新建調蓄池和泵站、建設獨立退水管線等措施,2024年底前,解決西統路支線鐵路橋下積水問題。(中關村密云園牽頭,區公路分局、十里堡鎮配合)
(二)提高區域排水能力
根據全區積水點臺賬,采取綜合措施治理內澇積水問題。于2022年底前完成一期新東路(行政服務大廳前)、西門外大街(檔案局前)等5處積水點治理工作;于2024年底前完成二期檀西路(超市發前)、行宮前街(行宮東區北側)等6處積水點治理工作。(區城管委牽頭,區公路分局、區發改委、區規自分局、區水務局、鼓樓街道、果園街道、檀營地區辦事處、密云鎮配合)
(三)提高溢流污染控制能力
開展雨污合流溢流污染問題整治,以城區潮河、白河、潮白河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為約束條件,對白河右堤濱河橋下游雨水口、白河右堤陽光橋雨水口等6處存在雨污合流情況的雨水口實施溯源治理,于2022年底前完成;對日常檢查發現存在雨污合流情況的雨水口隨發現、隨處理。(區城管委牽頭,區生態環境局、區水務局、中關村密云園、鼓樓街道、果園街道、檀營地區辦事處、密云鎮、十里堡鎮配合)
(四)提高雨水蓄滯和河道行洪能力
完成密云區檀新劉河(京承鐵路-潮河)建設工程。實施年度2021-2024年。(區水務局牽頭,區發改委、區規自分局、區園林綠化局、區園林中心、檀營地區辦事處、穆家峪鎮配合)
(五)提高綜合管控和運行管理能力
1.貫徹落實排水防澇相關標準,因地制宜、集散結合建設雨水調蓄設施,發揮削峰錯峰作用。保持城區周邊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和流動性。嚴格保護河湖、濕地、低洼地等自然調蓄空間,不得隨意侵占河湖水域。加大對占壓、掩埋、阻塞排水溝渠等行為的處罰力度。實施年度2021-2025年。(區水務局、區城管委牽頭,區規自分局、區園林綠化局、鼓樓街道、果園街道、檀營地區辦事處、密云鎮配合)
2.嚴格實施城市規劃。在城市用地審批、土地出讓、開發建設等階段,明確排水防澇、調蓄設施等用地范圍,落實地塊雨水徑流管控和豎向管控要求。實施年度2021-2025年。(區規自分局負責)
3.落實城市道路綠化帶及公園綠地建設標準,使新建道路綠地具備雨水蓄滯和消納功能。對現有高出路面的綠地,結合道路大修、綠地更新等調整改造,逐步達到新標準要求。實施年度2021-2025年。(區園林綠化局、區園林中心、區公路分局、區城管委、中關村密云園按各自職責分工負責,鼓樓街道、果園街道、檀營地區辦事處、密云鎮配合)
4.建立城區統一的雨水口和易積水點標識。準確標注雨箅子位置、管理責任主體以及積水范圍等信息,在雨水口和井蓋位置標畫車輛禁停標識。實施年度2021年。(區城管委牽頭,區公路分局、鼓樓街道、果園街道、檀營地區辦事處、密云鎮配合)
5.加強對排水設施及海綿設施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制度化鞏固推進清管行動。建立責任明確、統一管理的專業化運行養護隊伍,通過裝備配置、人員培訓、應急演練等措施提升運行養護能力和水平。加強排水管網設施運行、維護、維修等方面的技術和裝備研發,切實提高排水設施運維水平。實施年度2021-2025年。(區城管委、區住建委、區水務局牽頭,區公路分局、鼓樓街道、果園街道、檀營地區辦事處、密云鎮配合)
6.完善排水基層治理體系,結合河長制工作,完善“水務專員”進鎮街(地區)、進社區行動,開展雨箅子“門前雙包”試點,形成高效快速的積水處置體系。實施年度2021-2023年。(區水務局、區城管委牽頭,區公路分局、鼓樓街道、果園街道、檀營地區辦事處、密云鎮配合)
(六)提高預警、調度和應急處置能力
1.建設城市積水內澇感知系統。結合智慧水務建設,實施積水點和排水管網監控,擴大積水監測范圍,感知水位、流量等要素信息。系統整合氣象、降雨、水文、排水、工情等監測數據,實時掌握降雨量、管網充滿度、泵站運行、道路積水深度和河道水位等狀況。對重點排水戶開展水質監測。實施年度2021-2022年。(區城管委、區水務局牽頭,區公路分局、區經信局、區氣象局配合)
2.擴大智能化調度應用。完善共享機制,利用5G、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市區兩級相關單位之間的數據共享。對管網、泵站、再生水廠、調蓄設施、蓄滯洪(澇)區及河道行洪等進行協同調度,整合運行調度、災情預判、應急搶險和輔助決策等功能,提高城市排水防澇智能化水平。實施年度2022年。(區城管委、區水務局牽頭,區公路分局、區應急局、區經信局配合)
3.完善預警機制。細化預警標準,強化降雨預報、風險預警和信息發布。完善積水內澇監測、預報預警發布與響應機制,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向市民及時提供雨天出行和道路積水預報預警服務。實施年度2021-2025年。(區應急局、區氣象局牽頭,區水務局、區城管委、區公路分局配合)
4.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修訂完善相關應急預案,細化應急處置程序。優化完善搶險基點布局,實現搶險單元快速到達的目標。建立應急搶險裝備更新機制和應急搶險通行保障措施。建立專業化排水防澇應急隊伍,按照服務面積、管網長度配備人員和裝備。實施年度2021-2023年。(區城管委、區水務局牽頭,區公路分局、區應急局、中關村密云園配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組建區級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作專班,由區政府主管水務工作的副區長任組長,相關部門作為成員單位,加強對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作的領導。工作專班下設辦公室,設在區水務局,負責日常工作。建立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項目臺賬,工程進展和治理效果納入績效考核和城市體檢。
區水務局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跟蹤督辦本方案確定的各項工作;區發改委要將本方案確定的相關內容納入“十四五”時期相關發展規劃;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推動相關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切實發揮效益。相關鎮街(地區)要落實屬地責任,負責統籌組織落實本轄區內的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作。各相關部門、鎮街(地區)要制定落實本方案的具體措施,制定年度實施計劃,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
(二)深化改革、創新機制
進一步完善路網和雨水管網建設管理體制。新建道路要確保隨路建設雨水管網的系統性,避免產生新的斷頭管。隨路建設的排水設施竣工驗收后按有關規定要及時移交運行養護。對于路網完整、雨水管網不完整的工程,由區規自分局完善排水系統規劃,由排水建設運營單位單獨立項解決;對于現有斷頭管,由排水設施運營單位作為實施主體,打通斷頭管、實現排水暢通。對雨水管網規劃不落實、項目不落地和排水設施不完善或能力不足的區域,優先完善排水防澇體系,嚴格控制新增排水負荷的建設項目,待完善相關排水設施或采取必要過渡措施后,方可批準建設。
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簡化程序。增設雨箅子及“平立結合”改造、路面改造等項目可按照應急防汛項目辦理相關手續。本方案確定的城市積水內澇防治項目由發改委部門按權限直接審批實施方案。
(三)明確政策、嚴控成本
加大對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設施新建和更新改造工程的資金支持力度,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對于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項目:項目建設及征地拆遷資金按現行差異化投資政策解決;隨路建設的相關項目資金按原有投資渠道解決。雨水口改造、城區搶險基點建設等項目工作資金由市、區財政專項解決。隨新建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同步建設物聯網感知系統所需資金納入主體工程投資。
對于河道阻水點治理和蓄滯洪(澇)區項目:項目建設及征地拆遷資金按現行差異化投資政策解決。
- 來源:北京市密云區政府辦公室
- 發布時間:2021-12-23 08:38
-
一、該文件的起草背景是什么?
2021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1〕11號)。2021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北京市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京政辦發〔2021〕6號),我區根據市區兩級工作要求,由區水務局牽頭起草《密云區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實施方案(2021-2025年)》。起草過程中,在廣泛征求相關單位意見的基礎上,針對當前我區城市積水內澇和溢流污染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符合上級文件精神、切合本區實際的《密云區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實施方案(2021-2025年)》。
二、制定該實施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作是民生問題,能否有效解決城市積水內澇直接影響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密云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一個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國家、市、區工作要求,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根據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要求,因地制宜,加快補齊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和溢流污染控制短板,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快推進我區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三、該文件的重要舉措是什么?
為加強組織領導,區政府決定組建區級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作專班,由區政府主管水務工作的副區長任組長,相關部門作為成員單位,加強對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作的領導。工作專班下設辦公室,設在區水務局,負責日常工作。建立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項目臺賬,工程進展和治理效果納入績效考核和城市體檢。
區水務局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跟蹤督辦本方案確定的各項工作;區發展改革委要將本方案確定的相關內容納入“十四五”時期相關發展規劃;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推動相關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切實發揮效益。相關鎮街(地區)要落實屬地責任,負責統籌組織落實本轄區內的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工作。各相關部門、鎮街(地區)要制定落實本方案的具體措施,制定年度實施計劃,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