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長期超標,住建局擬解除桑德水務特許經營權!
近日,江蘇省泗陽縣人民政府發布《關于舉行擬解除特許經營權協議聽證會的公告》,擬解除與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桑德泗陽水務有限公司的特許經營權協議,取消特許經營權!
出水長期超標
,擬解除經營權
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與桑德泗陽水務有限公司負責經營的王集鎮、李口鎮、新袁鎮等1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自2017年起因部分污水處理廠出水質量長期超標,多次受到宿遷市生態環境局行政處罰,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整改,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影響和隱患。2019年11月起,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與桑德泗陽水務有限公司陸續對李口鎮、愛園鎮、南劉集鎮等7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但項目一直未能全部改造完成,大部分項目污水處理能力嚴重不足,設施設備老化落后、出水質量持續超標,截至2021年7月前已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為解決上述問題,保證污水處理廠出水質量、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公共利益,泗陽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擬依據《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以及雙方簽訂的《特許經營協議》相關約定解除與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桑德泗陽水務有限公司的特許經營權協議,取消特許經營權,但經多次協調、溝通,特許經營協議的解除均未達成一致意見。
為廣泛聽取擬解除與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桑德泗陽水務有限公司的特許經營權協議的意見和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江蘇省行政程序條例》的相關規定,決定舉行聽證會。
農村廢水的困境與破局
污水處理能力嚴重不足,設施設備老化落后、出水質量持續超標并不是泗陽縣的個案,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農村眾多,農業人口基數巨大,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人口的增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問題日益凸顯出來。
1、資金問題
說到底,環境治理問題就是“錢”的問題。錢不到位就會出現諸如:污水廠建好后,設備“曬太陽”、污水處理設施無法長效運行等問題。
說的直白一些,錢到位,上述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問題就在于錢怎么來,光依靠政府補貼進行污水廠的運維是不切實際的,我們的政府是服務于人民的政府,政府資金或者說補貼不可能完全彌補污水廠的運營費用(建設費用近些年國家給過農污很大力度的支持,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一些貸款基本上是解決了不少建設問題的),那怎么辦?筆者提提自己的愚見。
1、捆綁
其一是將城鎮生活污水、自來水的收費統一起來,不少地方自來水是好收費的,畢竟人總要喝水,將污水處理費用附加到自來水征收上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不少地方確實實施了這種辦法,還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打包
不少地區處理污水廠建設以外還有有一些流域治理、管網排查治理或其它大型的環境治理工程,將這些工程連同污水廠建設運維打包起來。說得直白點就是“肉你要吃,骨頭也得啃”
3、轉嫁
引入社會資本,PPP模式運維。這個在國家黑臭水體治理攻堅中,其實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關鍵就是后期支付的問題,所以污水費的征收還是關鍵,如何征收污水費,對村鎮來說絕對是個大挑戰,涉及到各個環節,說白了還是靠基層各級人員去努力去協調,去做工作。
此外,農村生活污水運維成本差異極大,同個地區不同鎮,污水運維成本每噸水都可以幾元錢的差距,這個原因是較為復雜的,與工藝的選擇、廠站的建設、管網的敷設、所需償還的債務都息息相關,所以在建設運維中如何合理的降低成本是十分關鍵的。
對于資金問題,一些地區建議給出一些利于農污處理的政策,有利于污水費用征收,調動基層干部的征收積極性或一些其它的方面。
2、廠站的技術選用問題
在國家水十條發布,黑臭水體攻堅戰打響以來市政污水廠新工藝技術成批出現,更別說是針對小型的污水處理的一些技術了,那簡直就是層出不窮,什么VFL、IBR、A/O膜、ACM、DMBR、生物轉盤、CASS、CAST等等,包羅萬象,但是筆者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淘洗,必然會淘汰掉一大批與農村污水不相適應的技術,就像城鎮污水一樣,經過多年市場選擇,剩下最多的就是A/A/O、A/O、氧化溝及其變體,老技術不一定就是落后技術差的技術,新技術不見得就是好技術,先進技術,污水處理搞了那么久,總脫不開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下面談談對農污工藝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1、模塊化或者一體化為主,一般抗沖擊能力差。由于鄉鎮或者村落的規模問題,農村污水一般都存在水量小、水質復雜的特點,比如一些農污呈現高氨氮、高磷的情況,而且是時段性的,那么這就對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出了高要求,據筆者了解,設備選型過程中對這些沖擊性負荷多數考慮不足,導致負荷來臨的時候基本是無法處理的,那么就直接導致出水超標的問題。針對此項問題,筆者個人認為還是應該在設計階段充分了解當地污水的一些特點,并不能過于苛求農村污水管網,個人認為污水處理在1000噸/日永久設施比一體化設施更有優勢,何況農村大部分地區并不缺地,同時盡量避免單一的選擇人工濕地的問題,人工濕地應該是與處理設施的有機結合,而不應該是單一作為處理設施的存在。
2、應有權威的研究機構在全國范圍內,或者在一定范圍內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制定農污設備選型技術導則,這個導則應該嚴謹的有針對性的對地方性地區性農污的工藝選型提出權威的指導意見,避免你行、我行、他也行,其實統統都不行的問題出現,實實在在的避免技術選擇偏離實際需求的問題。
3、污水的收集
農村污水長期存在重廠站建設,輕管網收集的問題,這是污水處理的大問題,畢竟廠好建,管難埋。而管網又普遍存在,該收不收,不該收全收的問題。
1、不該收全收
農村污水管網問題很多,將自來水、河水、地下水收集進來是污水廠COD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清水進,清水出、進水即達標的主要原因。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主要應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設計路由選型,盡量避免河流、田地、及高地下水水位的路由;二是管道材質選型,管道材質選型盡量選擇較為成熟的管道材料;三是施工,施工一定要避免“野雞”施工隊,應選用有經驗和資質的施工隊,施工完以后,應嚴格驗收規程。
2、該收的不收
不少農村污水管道敷設存在盲目性,加上農村建設一般缺乏規劃性,住戶分散,統一收集較為困難,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應先將能收的收進來,難以接收的是否可以通過家庭式的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
4、排放規范的問題
目前,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直接影響著污水處理設施的工藝選擇和投資規模,間接關系到污水處理設施管理和運行費用。合理地制定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出水水質主要參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但是針對村鎮生活污水處理排放的標準仍然不完善,制定合理的排放標準,對污水環境質量的要求和建設運維成本之間找到平衡,是十分關鍵的。
此外,排放標準的制定要充分考慮我國各地區的差異,針對水環境容量較大的地區,可以適當放寬排放標準,降低處理要求,從而有效降低運維建設成本。(作者:大梨老師,凈水污水領域專家、雙高級工程師,污托邦社區工藝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