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萬m³/d!全國第四大污水處理廠通過竣工驗收!
近日,沈陽南部三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項目建設取得了標志性勝利。目前該項目已正式投產運行,成為渾河流域大南部污水處理中心,大大改善了渾河水質,出水水質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為范圍內300萬人提供堅強的水質保障。
沈陽市南部三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項目位于沈陽市蘇家屯區東謨家堡村,地處沈陽市西南端,總占地23.21萬㎡。該工程在沈陽南部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工程80萬噸/日的規模上擴建50萬噸/日,達到130萬噸/日,成為日處理能力排名東北第一,全國第四的污水處理廠,為進一步改善沈陽市人居環境,推動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發揮著巨大作用。其中,中鐵上海局市政環保公司機電分公司主要負責廠區內所有構(建)筑物的全部設備的安裝,以及附屬工程等配套設施的建設。
根據竣工驗收各項報告顯示,沈陽南部三期污水處理廠機電安裝實體合格,檢測達到國家現行驗收標準,觀感質量綜合評定為(好),安全和使用功能檢查均符合設計要求,滿足外觀、安全和使用功能,工程質量控制資料及安全和功能檢驗資料齊全,設備技術資料齊全,真實,完整、有效,機電安裝自評合格。
沈陽南部三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處理后的尾水作為回用水滿足城市雜用、景觀補水及部分工業用水的使用要求,同時作為再生水水源,為渾南灌區總干渠道及北沙河水系每天提供20萬噸的生態補水,充分實現了污水資源化利用,為沈陽生態城市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
1、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280萬噸/日,主體工藝:AAO工藝,出水標準:一級A。
上海市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位于浦東新區合慶鎮東側,東臨長江,西至隨塘河,北至張家浜,南側目前為空地,南北向長約2.2~2.5km,東西向寬約1.0~1.4km,總占地面積 254.37ha。
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始建于1999年,是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初建時,是一座規模172萬噸/日的預處理廠,粗細格柵、沉砂池,去除垃圾懸浮物和砂子后排入長江。2008年9月經升級擴建改造后,提升了處理規模和標準,服務區域包括閔行、徐匯、黃浦以及浦東沿線地區。
白龍港區域服務面積約1060k㎡。作為全球第三亞洲第一大廠。白龍港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規模為280萬m³/d,出水執行(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排放標準,其年處理污水量約11億m³,年COD削減量達28萬t以上,約占上海減排量的三分之一,為上海市水體污染物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
2、上海竹園污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220萬噸/日(前三期220萬噸/日),主體工藝:AAO工藝,出水標準:一級A。
浦東新區竹園第一、第二污水處理廠于2017年建設,上海浦東新區竹園第一、第二污水處理廠采用較為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AAO+平流沉淀+高效沉淀+深床砂濾, 其設計規模為220萬立方米/日, 先期日處理規模達到220萬立方米/日,包括竹園第一污水處理廠170萬立方米/日、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50萬立方米/日,由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負責設計,項目投資近396087.92萬元。
3、杭州七格污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150萬噸/日(一期40萬噸/日、二期20萬噸/日、三期60萬噸/日、四期30萬噸/日),主體工藝:AAO工藝(一期)、倒置式AAO工藝(二期)、改良型AAO工藝(三期)、AAO+深床濾池(四期),出水標準:一級A。
杭州市七格污水處理廠工程是浙江省“五大百億”工程項目之一,四期總投資超43億元,設計日處理規模達150萬噸/日。七格污水處理廠是杭州最大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承擔著杭州主城區95%以上的生活污水處理量。
七格污水處理廠主要負責杭州市北部地區及下沙經濟開發區的污水處理。污水處理廠主要的處理設備分為一,二,三,四期,其中一期工程日處理污水能力為40萬噸,二期工程日處理污水能力為20萬噸,三期日處理污水能力為60萬噸,四期工程日處理污水規模30萬噸,總的日處理量達到150萬噸。
四期工程皆采用為成熟的AAO+深床濾池工藝。工作人員還向我們介紹了該工藝的好處是與傳統平鋪式污水處理廠相比,半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主要的工藝處理都集中在一座半地埋式的雙層箱體中,處理單元集成度高、環環相扣,水池深埋地下,極大節約了城市土地;地埋式箱體的封閉性強、輔以先進的生物除臭系統,有效控制了臭氣排放,改善了污水廠的環境。
4、沈陽南部污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130萬噸/日(一期60萬噸/日、二期20萬噸/日、三期50萬噸/日),主體工藝:A2/O工藝,出水標準:一級A。
沈陽南部污水處理廠是沈陽市生態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沈陽南部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能力為一期60萬t/d,二期20萬t/d。南部三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于2020年實施建設,歷時14個月,總投資12億元,用地面積23.2公頃,設計處理能力每天50萬噸,處理工藝采用改良A2/O工藝,設計出水水質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處理后的尾水排入渾河,項目建成后主要處理于洪區于洪新城地區、鐵西經開區余良地區以及北部污水系統、鐵西區老城區轉輸的污水。
5、廣州獵德污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120萬噸/日,主體工藝:改良型A2/O,出水標準:一級A。
獵德污水處理系統服務范圍建設有1座污水處理廠和6座污水提升泵站。廠區設計規模為120萬t/d。工程位于天河區獵德村以東、華南大橋珠江北岸,占地面積39公頃,總污水處理能力120萬噸/日,分四期建成,同時建成廠外配套提升泵站8座,納污范圍覆蓋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區,服務面積141.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213萬人。
6、成都市第九再生水廠
處理規模:100萬噸/日(一期70萬噸/日、二期30萬噸/日),主體工藝:AAO工藝,出水標準:《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
成都市第九再生水廠為西南地區最大再生水廠,設計總規模為每天100萬噸,服務面積約19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600萬人。其中每天30萬噸作為再生水利用,主要向成都市清水河、錦城湖等河道、湖泊補水。項目分兩期建成,一期設計規模為每天70萬噸,于2011年動工,2014年建成投運,主要用于還建已拆遷的原污水處理一廠、二廠;二期設計規模為每天30萬噸,于2013年動工,2015年建成投運,主要是在原基礎上新增的處理規模。目前,項目正在提標改造,即將完成。
九廠提標改造之后,處理能力不變,但新增兩個工藝處理單元,將采用最主流的高密度沉淀池+反硝化濾池處理工藝。提標改造前采用多模式A2/O+長纖維濾池+紫外消毒/氯消毒的三級處理工藝,提標改造后采用A2/O+高密度沉淀池+反硝化濾池+紫外消毒/氯消毒工藝。
7、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100萬噸/日(一期65萬噸/日、二期35萬噸/日),主體工藝:A2/O工藝,出水標準:一級A;準III類水體
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是河南省首座百萬噸級城市污水處理廠,也是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標準最高的污水處理廠,承擔了鄭州市40%的污水處理量,同時具備污泥處理處置、再生水處理能力,建成投運以來,始終保持高標準管理,運行水平穩居全國前列。污水處理采用多模式AAO工藝,污泥采用中溫厭氧消化、污泥熱干化組合工藝,通過智能控制系統、精確曝氣控制系統、智能加藥系統,實現運行管理“智慧化”,最大程度上減少碳排放,在鄭州水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位于中牟縣姚家鎮,占地面積389.61畝,服務范圍包括王新莊污水系統、鄭州國際物流園區系統和中牟、文創園組團系統。
該項目建設內容為35萬噸/日污水處理設施、一期65萬噸/日規模提標改造、1000噸/日污泥處理設施,出水主要指標達到河流地表水III類標準。該工程建成后,將成為中原地區首座百萬噸級污水處理廠,標志著鄭州市的污水、污泥處理能力邁向新的臺階,將有效提升鄭州市的水生態環境。
8、高碑店污水處理廠
處理規模:100萬噸/日,主體工藝:傳統活性污泥法(AO),再生水深度處理采用了“反硝化生物池+超濾膜”工藝,出水標準:地表Ⅳ類。
1993年12月24日,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藝的“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 通水典禮在通惠河畔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的廣場上舉行,它標志著當時我國規模最大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勝利建成。1994年4月初,污水處理試運行成功,處理效果達到設計要求,出水水質超過了當時國家排放標準,最終實現了工程預期效益。
高碑店污水處理廠是解決通惠河污染的一項重點環境保護工程,它是當時國內規模最大、工藝設備先進的污水處理廠,其服務范圍包括老城及東郊工業區,總面積為96平方公里,它的建成使北京1/4的城市污水得到治理。
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于1995年開工,1999年年底竣工投產,擴展處理能力至100萬立方米/日。工程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設計,北京市市政四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并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1999年度)。(來源:中國日報,中鐵上海局市政環保機電分公司,北極星水處理網,環保工程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