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堅持黨的領導,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會員單位已從最初的46家發展為980家(含道路、橋梁、隧道、排水、地鐵、輕軌、路燈照明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工程投資、運營、設計、施工、維修養護、監理、檢測及教學科研、設備制造和材料生產等企事業單位);下設科技與標準化、智慧水務、海綿城市建設、施工管理、給水安裝、排水、設施管養、城市照明、市政檢測、管道檢測與非開挖修復等10個專業委員會,正在籌備建設黨建與企業文化、水環境治理及城市軌道交通等3個專業委員會;擁有一個由753名專家組成的專業齊全的市政行業專家庫。
我會在34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秉持“服務會員、服務社會、服務政府”的宗旨,積極配合省住建廳、社會組織管理局、科技廳、人社廳等政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各項工作卓有成效,切實做到為會員企業排憂解難,助力會員單位健康發展,推動行業進步,并在2019年12月通過了廣東省民政廳組織的全省性社會組織評估,被評為5A級全省性社會團體。
歷年來,我會一直堅持以推動市政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組織開展行業內各項活動,共評選出51項廣東市政金獎、1007項廣東省市政優良樣板工程和203項廣東省市政工程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完成了349項科技成果鑒定,評選出618項廣東省市政行業科技獎,推薦了4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和13項華夏科技獎, 以及數十項國家級相關行業協會科技獎,同時立項通過了省住建廳26項科技計劃項目,推動了行業科技進步;經我會推薦獲得1項國家優質工程金獎、101項全國市政金杯示范工程、3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項詹天佑大獎,為提升全省市政工程質量和安全水平樹立了標桿;選拔培養了5名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獲得者和25名廣東省技術能手;持續舉辦廣東市政行業大講壇、市政工程類現場管理人員和技術工種培訓,為市政行業培養了大量的技術管理和職業技能人才,為市政工程質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夯實了基礎;受省住建廳委托,協會連續五年組織專家組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和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明察暗訪工作,實現了全省黑臭水體的全面消黑,提高了水處理設施的質量水平和處理成效,水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為廣東省徹底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