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五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暨三峽環境科技大會在漢開幕
2023(第五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暨三峽環境科技大會近日在武漢拉開帷幕。
本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與中國三峽集團共同主辦,也是首屆三峽環境科技大會。
大會以“低碳綠色流域構建”為主題,設開幕式及主旨報告、思享薈演講及閉幕式兩個全體會議環節,以及“水能耦合的環境前沿科技問題”、長江大保護、流域治理創新等十個專題論壇。在兩天的會期內,行業內“政產學研用”精英力量將深入交流探討,為構建生態完整、低碳發展的流域水系統建言獻策,為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領域的突出問題尋求解決策略,為促進經濟和生態協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副省長邵新宇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大會聯合主席、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雷鳴山,大會聯合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會長曲久輝,中國工程院一局副局長唐海英在開幕式上致辭。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美譽,肩負著“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重任。當前,湖北將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推進四化同步發展,堅決守住水資源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底線。
大會聯合主席、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雷鳴山表示,三峽集團因水而生、因水而興,2018年至今積極承擔共抓長江大保護新使命,完成了從試點先行、拓展合作、全面鋪開到高質量發展的迭代升級,實現從環保新兵到治水主力的轉變。
中國三峽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總部設在武漢。中國三峽集團奮力實施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兩翼齊飛”戰略,全面履行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的使命任務,積極打造生態環保業務板塊,探索形成以“五水共治”“廠網河湖岸一體”為核心的“三峽治水模式”,重點推進管網攻堅戰和“城市智慧水管家”,目前共抓大保護完成投資近1000億元,取得良好治水成效。此外,組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入開展管網探測、污泥處理處置等專項研究,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環境保護提供科技支撐。
雷鳴山表示,今年是三峽集團成立三十周年,三峽集團將努力推動流域水資源利用更高效,讓流域水環境治理更系統,讓流域水生態保護更有力,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后世,共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畫卷。
曲久輝表示,武漢與“水”的關系經歷了三個歷史發展階段,先是因水而“優”,再是因水而“憂”,現在再次走向因水而“優”的發展道路。本次大會的召開是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中國工程院國際高端發展論壇、三峽環境科技大會的“三會協同”,凸顯了低碳和綠色的基本特色和環境底色。
開幕式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夏軍介紹了流域綜合治理的系統科學研究前沿問題,分享了“長江模擬器”這一流域綜合治理模擬工具的研發進展、應用情況及機遇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康紹忠報告了西北干旱地區農業水事活動的生態環境效應,提出了旱區水碳時空格局優化方向與基于高水效農業的節水固碳減排方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學術所長劉文清介紹了環境光學監測技術的研究進展,以及在水生態監測、極地環境監測、遙感監測等方向的應用情況及發展思路。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密歇根大學工程實踐教授Glen Daigger分享了城市水系統管理向水系統壓力更低、資源利用更高效、為更多人提供水和衛生條件的變革方向以及相應技術支持,提出了對水管理變革的未來展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了中國三峽集團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布局,分享了以“智慧”賦能的長江大保護創新實踐及對長江綠色發展的推動作用。
大會開幕式上,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發布了本領域團體標準8項,發布了2022年度報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成效與展望》。(文 張永良 賈寧 李雅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