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東方鈦業有限公司的廠區里,一條以危固廢為原料生產納米新材料的生產線正在滿負荷生產,經過溶解凈化、配料、合成、陳化、洗滌、干燥和焙燒等工序,使甘肅東方鈦業的鈦白粉副廢硫酸亞鐵變成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實現了鈦白粉副廢硫酸亞鐵變廢為寶。
“目前投產的這條生產線,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實現了納米材料低成本、無批次的工業化規模生產,不僅可以節省成本,由于精度高、誤差小,生產出來的產品穩定性也非常好。該項目產出的納米磷酸鐵產品外送第三方進行檢測,各指標遠高于行業標準要求(HG/T 4701-2021),摻鋰后形成的正極材料電性能與行業龍頭企業德方納米、湖南裕能產品性能相當,對鈦白粉行業、磷化工行業跨界布局磷酸鐵鋰產業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動了磷酸鐵鋰產業技術進步和升級。”項目現場總指揮侯曉剛說。
據了解,鈦白粉行業中的頭部企業中核鈦白年產30萬噸鈦白粉將產生102萬噸硫酸亞鐵副廢,大部分副廢以堆存為主,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問題。以廉價固廢硫酸亞鐵原料進軍磷酸鐵鋰產業,既能解決環保問題,又能助推其資源循環利用和產業鏈延伸。目前,采用蘭石中科核心專利設備及技術已建成一條1500噸納米磷酸鐵正極材料示范線,截至目前,項目投資近4000萬元。納米磷酸鐵產線可在中核鈦白內部形成循環,即將鈦白粉固廢進行納米化處理后生產磷酸鐵鋰電池前驅體原材料。
“依托省內豐富的資源優勢和產業集群優勢,我們決定在未來建設50萬噸級納米磷酸鐵鋰生產線,將甘肅省打造成國內新能源材料的主要生產基地,推動行業縱向一體化發展。”蘭石中科董事、總經理康向京說。
此外,與白銀集團合資建設的10萬噸/年氧化鋅生產暨一期5000噸/年納米氧化鋅項目也已進入實施階段。該生產線項目作為示范性產線,建立基于數字化管理與自動化有機結合的智能工廠,以進一步提升管理和自動化程度、減員增效、減少浪費、降低運營成本、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實現工廠即企業內部計劃、采購、生產、庫存與物流等各業務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管理與控制,致力打造世界級智能制造標桿工廠,產品品質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項目建成投產后,將使得每噸新產品較當前濕法冶煉先進工業相比,減少碳排放達到1829.38千克,較現有火法冶煉平均水平相比,減少碳排放達到4892.67千克,相當于削減了整個鋅冶煉過程近一半以上的碳排放量。該項目的實施能夠對降低地方GDP能耗水平做出貢獻,節能效果顯著,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為蘭石集團納米粉體新材料發展的主陣地,蘭石中科一直致力于開辟納米材料制備高端智能裝備與先進環保資源高值化產業融合發展新賽道,通過平臺化和定制化方式在資源型企業進行快速復制,助力培育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蘭石中科)
一審:周瑞峰 二審:孫曉萌 三審: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