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晉仁院士在第三屆水利發展研究學術周作學術報告:基于河流全物質通量的流域綜合治理
本文內容來源于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
全文約70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2017年9月19日上午,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舉行第三屆水利發展研究學術周首場院士報告會,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倪晉仁作了題為“基于河流全物質通量的流域綜合治理”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楊得瑞主任主持,水利部水資源司和建管司的有關領導、中心特約研究員代表及中心全體職工150余人聆聽了報告。
倪院士在報告中結合具體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解決日益復雜水問題的新思路:基于河流全物質通量的流域綜合治理。河流物質通量是指河流中能量以及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多種物質(如水、沙、營養鹽、污染物等非生物物質以及各類生物)輸移強度的總稱。河流系統的多種功能與物質密切相關;河流系統中的各類物質普遍關聯;河流中不同物質通量變化的效應各異。當今的水問題,已經不是單一方面的水問題,而是一個多種問題交織的、復雜的局面,解決起來就非常的復雜。在這種情況下,基于河流物質通量的流域綜合治理,出發點就是針對當前中國最迫切的水問題,它的切入點就是從“水老大”變成河流通量,從河流通量的平臺才能把“五水共治”問題協調好。基于合理的物質通量,過去關注的河流系統各類關鍵水問題,變成一個如何構建合理的物質通量結構和時空分布問題,通過適當的路徑,最后就可以實現流域的綜合治理,實現流域的健康。
倪院士的報告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系統治理思想,用新的視角、新的思維、新的理論闡述了新時期如何實現流域綜合治理,內容深刻,層次清楚,邏輯性強,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報告為全面推行河長制,系統治理河流,解決復雜的水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