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集團生態環保有限公司隸屬世界500強企業、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大型央企——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系其重要成員企業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注冊地為湖北省武漢市。
公司作為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打造生態環保業務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業務發展平臺,積極貫徹落實中國能建《若干意見》和“1466”戰略,牢牢把握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三新”能建核心要義,圍繞生態環保業務,深化拓展水處理、水環境治理、固廢處理、土壤修復四大業務領域,發揮投建營一體化和全產業鏈優勢,加快建設成為“一流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商”。
公司加快推進以創新驅動為引領的綠色化、數智化、融合化轉型,堅持全域、全水、全生態、全生命周期“四位一體”協同發展。以水處理和水環境治理為重點發展業務,以固廢處理和土壤修復為重點培育業務,全面鍛造生態環保綜合服務能力。
公司堅持融合發展,聚焦能源網、交通網、數字網、水網、生態網、產業網、文化網“七網”融合,將生態環保業務與中國能建全電力、全城市、全交通、全水、全數字等業務有機整合,提供“行業領先、世界一流”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
公司依托中國能建資本、技術、人才和產業優勢,堅持生產經營與資本運作雙輪驅動,在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區域、成渝雙城經濟圈、雄安新區、海南自貿區、京津冀等熱點區域,總投資額超過500億元,實現業務全國性戰略布局。我們傳承葛洲壩水電建設基因,以先進技術、精益管理鑄就數十項生態精品。我們是“最具專業化運營服務企業”,運營近百座污水和供水廠,5000余公里管網,水處理規模達450萬噸/日,運營規模位居央企同行前列。
公司建立完善的資質體系,獲得市政、環保、設計、運營資質20余項,5家高新技術企業,授權專利260余項。具有專業化發展能力,擁有一流的科研團隊,與中科院、中國環科院、蘇伊士環境集團、威立雅環境集團等國內外高端院校、知名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公司承擔一大批國家、省部委等重點生態環保項目,品牌形象顯著提升,多次被央視等權威媒體報道,榮獲中國水業最具實力跨界企業、中國水業水環境PPP領域領先企業、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能源企業信息化管理創新獎、湖北省科技進步獎等系列榮譽。
綠色答卷,久久為功。葛洲壩集團生態環保有限公司將以全球化的視野、奮斗者的姿態,履行央企社會責任,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為建設“美麗中國”,系統打造“三新”能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業貢獻“葛洲壩生態環保”力量。
我們期待與您真誠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簡介: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公司作為獨家發起人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國內水電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換股吸收合并控股股東,完成主業資產整體上市。2021年,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并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壩股票終止上市,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大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的“國家隊”,是水利水電建設的“全球名片”,創造了5000余項精品工程和100多項世界之最。公司堅持承包投資雙輪驅動、國際國內協調發展、綠色建材集成創新、貿易裝備強鏈增效,形成了新的戰略格局。
——承包投資雙輪驅動。公司由建企之初單一的水利水電業務,拓展為“大電力、大交通、大建筑、大環保、新基建”五大工程承包領域,廣泛參與大電力領域的水電、火電、風電、核電、光伏、輸變電、儲能工程,大交通領域的公路、鐵路、機場、港航工程,大建筑領域的房建、市政、片區開發、城市更新、未來社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大環保領域的固廢處理、水環境治理、土壤修復工程,新基建領域的5G、大數據、特高壓工程,形成了全口徑工程建設專業能力。在投資領域,公司打造了海外投資、交通投資、房地產投資、水務投資、文旅投資等五大平臺,具有投融建營一體化能力和全產業鏈優勢,是海外綠地投資的標桿企業,地產行業5G科技的引領者,高速公路投資運營里程超3000公里,日水處理能力超過300萬噸,文旅康業產業正在全面布局。
——國際國內協調發展。公司大力實施國際業務優先發展戰略,系統構建“工程承包、海外投資、國際貿易、管理咨詢”四位一體協調發展的國際業務新格局;深入推進國內業務優先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產業結構多元化、工程建設專業化、市場營銷集團化、投融建營一體化”四化聯動的國內業務新優勢。公司在全球設有99個海外分支機構,業務遍及142個國家和地區,雄踞ENR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前50強、中國5000多家“走出去”企業前十,是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產能合作的杰出代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領軍企業。
——綠色建材集成創新。依托、服務建筑主業,公司衍生出水泥業務板塊。公司水泥年產能達2600萬噸,擁有“全國最大特種水泥生產基地”稱號,是水泥行業的環保領跑者。
——貿易裝備強鏈增效。公司圍繞工程物資供應和國際貿易,開展國際國內工程物資供應、全球大宗商品貿易和一般商品貿易、進出口服務、國家物資援外等業務,積極融入全球工程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推動貿易拉動工程投資承包和價值創造,致力于打造專業化、集約化、國際化、數字化工程物資供應和貿易服務平臺。公司在水工閘門啟閉機等裝備制造領域具有較強優勢。
公司始終堅持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進步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公司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是國家創新型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2個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博士后工作站,主編或參編國家及行業標準119項、國家級工法52項,國家授權專利3700余項,各類資質資格 362 項,在水利水電、公路交通、特種水泥、混裝炸藥、環境治理、裝備制造等領域具有核心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魯班獎、詹天佑獎、大禹獎、李春獎等高等級獎項 80余項。
奮斗“十四五”,啟航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歷史機遇,公司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忠實履行央企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牢固樹立“強黨建就是強發展”理念,秉承“做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踐行國家戰略的主力軍、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先行者、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鋒隊”的使命,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偉業中不斷奮進。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介:
本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9日,是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與其全資子公司電力規劃總院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10日首次公開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股份代號:3996.HK),2021年9月2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868.SH)。
本公司是一家為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行業提供系統性、一體化、全周期、一攬子發展方案和服務的綜合性特大型集團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傳統能源、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水利、生態環保、綜合交通、市政、房建、房地產(新型城鎮化)、建材(水泥、沙石骨料等)、民爆、裝備制造、資本(金融)等領域,具有集規劃咨詢、評估評審、勘察設計、工程建設及管理、運行維護和投資運營、技術服務、裝備制造、建筑材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公司連續9年進入世界500強,在ENR全球工程設計公司150強、國際工程設計公司225強、全球承包商250強和國際承包商250強排名中位居前列,在9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0多個境外分支機構,業務遍布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本公司依靠領先的技術水平和卓越的創新能力,服務國家戰略、引領行業發展。截至2021年底,公司擁有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國家級和60個省級研究機構、106家高新技術企業;取得國家科技進步獎48項,重大科技成果2300余項,有效專利10217項,制定和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200余項。公司作為能源電力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先后承建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三代核電等一系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鑄造了如烏東德、白鶴灘、華龍一號等一批享譽全球的大國重器,在大規模風光儲輸工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高海拔輸變電工程、124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等領域創造了卓著業績,并在海外打造了一批具有能建特色的中國壩、中國電、中國網、中國城、中國路、中國橋,將先進成熟的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中國質量、中國管理、中國運營服務源源不斷地呈現給世界人民。
本公司秉承“行業領先、世界一流”的戰略愿景,致力于在踐行國家戰略上走在前列、在推動能源革命上走在前列、在加快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在建設美好生活上走在前列,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能源一體化方案解決商、一流的工程總承包商、一流的基礎設施投資商、一流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商、一流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一流的建材、工業產品和裝備提供商,致力于在推動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發展、加快高質量發展、深化系統改革、全面加強科學管理、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組織能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快推進能源網、交通網、數字網、水網、生態網、產業網、文化網“七網”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三新”能建平臺,系統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能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持續為客戶、股東、員工和社會創造更多更大價值。
(更新于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