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部署!寧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體治理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中環報記者崔萬杰
“繼續整縣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打造整縣推進典型示范,保持在西北地區領先位置。”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寧縣日前召開2023年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場觀摩推進會,觀摩了中衛市中寧縣農村生活污水智慧化管理運維平臺等6個項目,通報了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進展情況,分析指出了當前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黑臭水體治理是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的重要任務,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基礎性工作,F場觀摩推進會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總體安排部署,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第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之一。
近年來,寧夏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突出規劃引領,堅持分區分類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治理方式,不斷完善政策制度,先后制定出臺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一系列政策制度,加強頂層設計,加大項目支持力度,指導各市、縣(區)積極申報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項目并組織專家逐項進行實地考察和嚴格審查論證,通過獎補資金“能支持全支持、應支持盡支持”,建成了一大批農村環;A設施,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贏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目標,助力鄉村生態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寧夏先后下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獎代補資金10.12億元,實施污水治理項目351個,累計建成處理設施377座,建設污水管網3632公里,污水處理能力達到9.5萬噸/日,COD削減量1.21萬噸/年,受益農戶37.1萬余戶,受益人口122萬余人。截至2022年底,國家下達的農村環境整治三項指標均超額完成,其中,全區2219個行政村中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為701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1.59%,超過31%的全國平均水平,在黃河九省區中排名第五,在西北地區排名第二,超額完成國家下達寧夏28%的目標任務。此外,農村黑臭水體按照“分級管理、分類治理、分期推進”的總體思路,全區27條農村黑臭水體全部納入國家監管,目前已整治完成19條,完成率達到70.4%。
剛剛閉幕的自治區黨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今后五年將安排不低于12億元資金,新增400個村莊16萬農戶治理, 建設一批污水治理設施,到2027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以上,繼續在西北地區保持領先位置。加快已納入國家監管的農村黑臭水體整治進度,優先整治面積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的水體。
下一步,寧夏將繼續加大農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力度,把中寧縣、隆德縣分別作為川區、山區整縣推進的試點,強化規劃引領、試點示范,堅持以縣(市、區)為單元,按照區域整合、行業打包、城鄉聯動的思路,加快建立“六位一體”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體系,打捆使用資金,促進縣域內資源的優化整合,鼓勵專業機構整縣打包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推廣“建管一體化、城鄉一體化、供排水一體化、環境治理與產業開發相結合”的治理模式,一體化實施項目融資、設計、建設、投資和運行,整縣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最大程度降低建設和運維成本,打造整縣推進典型示范。
同時,進一步加大黑臭水體常態化排查力度,按照行政村“看不到污水橫流,聞不到臭味,聽不到村民怨言”“三不到”原則,以房前屋后的溝、渠等水體為重點,通過衛星遙感篩查、群眾舉報、現場調查等手段,進一步核實黑臭水體排查結果,將新排查出的黑臭水體納入動態監管清單,明確責任主體和治理時限。寧夏也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納入“四防”常態化督查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圍,同時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和效能目標管理、鄉村振興考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