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是漳州最鮮明的發展底色,也是最具優勢的城市競爭力。近年來,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漳州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國資委的工作部署要求,緊緊錨定目標,持續攻堅發力,為漳州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資源整合,構建漳州生態保障平臺
2022年8月,按照市屬國有企業結構布局優化調整要求,漳州發展在生態環保板塊實現新突破,以漳州東墩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為母體,整合現有污水處理、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農村污水整治處理等業務,組建福建漳發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漳發生態科技”)。漳發生態科技的組建,代表著漳州發展將進一步立足服務漳州地區生態環保的工作需求,深度切入生態環境產業賽道,積極參與漳州城鄉生態環境全面提升工作。

馬洲污水處理廠(一期)效果圖

平和第二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 發揮龍頭示范帶動作用
作為漳州市污水處理行業的龍頭企業,漳發生態科技污水處理范圍涵蓋漳州中心城區及平和、漳浦、南靖、云霄等城鄉范圍,其擁有污水處理廠8座,日處理能力達41.2萬噸/日,出水水質均符合國家標準。其中,東墩污水處理廠是漳州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26萬噸/日(一二期合計),是漳州第一座半地下式、花園式污水處理廠。該廠采用硝化能力強、污染物去除率高的AAO+MBR水處理工藝,污水經過處理后的出水水質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東墩二期項目于2019年10月開工,2021年10月竣工驗收,先后獲得漳州市“水仙杯”獎優質工程、福建省“閩江杯”獎優質工程、“華東地區優質工程獎”等獎項。

東墩污水處理廠
內河整治,打造城市水環境高顏值
在漳州中心城區,漳發生態科技承接市區內河水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以全流域要素治理為思路,以“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保質、生態修復、長治久清”為切入點,為漳州市區25條內河撕下黑臭、淤堵、斷流、臟亂的舊標簽。漳州市區內河水質穩步提升、水體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各內河水質主要指標基本達到五類水標準,大部分河道水質主要指標能達到四類水至五類水之間,東宋河、九十九灣等河道水質主要指標可達到三類水標準。目前內河PPP項目完成建成區99%以上污染源整治改造,主要河道已消除黑臭水體,為漳州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和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貢獻一份力量。

九十九灣整治前后

東宋河整治前后
鄉村振興,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在鄉村振興領域,漳發生態科技結合自身優勢,主動介入調研漳州市各區縣生態環保產業環境、市場需求與供給的情況,積極對接漳州中心城區及南靖、漳浦、詔安、平和等縣域農村污水收集系統建設工程PPP項目、鄉鎮污水處理廠等生態項目,先后中標詔安縣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包含15個鄉鎮、217個行政村、16個社區、1個農場),漳浦城區污水收集與水環境治理項目(范圍主要為漳浦縣中心城區約55.30 平方公里,包括控源截污工程、內源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活水提質工程、末端保障工程、品質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平和縣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市場化運維項目(包含13個鄉鎮14座污水處理設施),負責項目運營維護工作,為全市農村污水處理、人居環境整治提供有力的保障。

詔安縣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EPC+O總承包項目開工儀式
創新管理 建設污水處理智能模式
目前,漳發生態科技已著手構建生態板塊統一信息化管理平臺,參與詔安縣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信息化建設,并將以平和縣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擬選取1—2個千噸級污水處理廠)為試點,開展無人巡檢、智能化生產控制等智慧污水處理廠改造工作,逐步構建起含污水處理廠、河道、雨污水管網、農村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等已建及在建項目的“廠-網-河”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

識別圖中二維碼 參觀漳發生態科技旗下污水處理廠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漳發生態科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揚風帆,踏浪前行,協同推進地區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漳州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