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2023年全市水務系統總結大會在市政府禮堂召開,廣州市副市長王煥清出席會議,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林波主持會議。市水務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和園林局部門負責同志、廣州水投班子成員,各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廣州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姚漢鐘在會上回顧了2023年的水務工作,并對2024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荔灣區政府、廣州水投等單位在會上做了經驗交流發言。
會議介紹:過去一年,市水務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及市委“1312”思路舉措,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積極履行職責,真抓實干、爭先創優,推動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堅持掛圖作戰,重點工作攻堅更有力。市、區各相關單位強化聯動、協同發力,全力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合流渠箱改造、水廠整合等重點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特別是番禺治水攻堅、二沙涌水環境治理進度明顯,基本達到預期目標。二是堅守治水為民初心,市民群眾的治水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堅持以群眾滿意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設千里碧道,打造幸福河湖、美麗河湖,南崗河通過國家幸福河湖建設復核,入選“民生實事廣東樣本”。持續推進農污治理走在全省前列,落實城鄉供水改造,完成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78個歷史嚴重內澇點已完成治理53個,助力韌性安全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三是守正創新走前列,廣州治水現代化的成色更足。14條治水經驗被住建部全國推廣,數量全國第一,并多次在全國、全省會議上作先進典型發言。河湖長制、水土保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等工作連續5年省考優秀,2022年度河湖長制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排水智能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水利工程建設獲得大禹獎等成績,廣州治水在全省乃至全國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會議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市治水形勢依然嚴峻,仍有不少短板弱項和不足。如水環境治理成效的長效機制有待健全,水資源優化配置有待提升,城市內澇、番禺治水攻堅等工作還需進一步深化等。
會上,全市水務系統還部署了今年工作目標。一是聚焦中心大局,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市水務系統要落實“管行業必須管經濟”的要求,圍繞國家戰略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全力抓項目、擴投資,加大項目謀劃儲備力度,謀劃儲備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項目,抓好項目開工建設。二是聚焦水安全保障,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廣州。繼續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加快城市內澇積水點整治,強化智慧水務應用,補好災害預警監測和防災基礎設施短板,實現水安全風險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全力守護江河安瀾。三是聚焦水環境治理,致力提升市民幸福感。以河湖長制為抓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提升番禺治水、二沙涌治理效能,持續推進合流渠箱改造、排水單元達標及其配套公共管網建設,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大力推進碧道、碧帶建設,創建更多美麗河湖、幸福河湖,為市民提供康體、休憩、游玩的濱水場所,持續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四是聚焦水資源配置,提升城鄉供水韌性。堅持全市一盤棋,強化規劃引領,全面提升水資源工程效益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認真學習杭州等地先進做法,確保完成實現治理率100%、設施正常運行率不低于90%的目標任務。五是聚焦水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水生態產品日益增長的需要。要結合省委“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科學有序推進我市水經濟試點建設工作,發掘優質水產業潛力,推動水上運動產業發展,不斷探索激活水經濟綜合效益。六是聚焦抓班子帶隊伍,為水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市、區兩級水務局主要領導要強化黨建引領,繼續堅持抓班子、帶隊伍,強作風、提效能,努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水務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