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政研」2023中國十大水務上市公司經營分析及發展戰略
中國發展網2023-03-16 10:26
隨著國家對水務環保行業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和完善,“十四五”期間,供排水規模增速放緩,但未來五年仍有千億市場。經過長期實踐發展,水務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一方面,傳統存量市場逐漸飽和,提質增效、升級改造成為主要發展方向,另一方面水務領域政策指導更加精準具體,運行標準更加清晰明朗,在細分領域做深做實做細成為重要發力點。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更高標準的環保方面等要求,水務行業企業要進一步聚焦發展需求,加快技術創新,塑造企業核心優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和運行效率,打造優質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
一、企業基本情況
“2023年中國十大水務上市公司(以下簡稱TOP10企業)”的研究對象主要以滬深股水務上市企業營業收入(2022Q3)進行排名,主營業務主要為供水銷售、污水處理、管網基建等,TOP10企業資產規模2023Q3均值為325.39億元,同比增長10.20%。
TOP10企業榜單名單分別為首創環保、重慶水務、洪城環境、興蓉環境、中原環保、創業環保、節能國禎、武漢控股、中山公用和綠城水務。


表1十大水務企業基本情況
二、企業經營分析
水務行業無明顯周期性特征,不屬于強周期性行業,宏觀經濟的起伏波動和季節變化不會對行業內項目的生產經營形成較大影響。
1、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凈利潤穩步提升
近五年,滬深股TOP10企業營收持續增長。截止2022年三季度,十大水務企業營收均值為46.71億元,年均增速為16.68%。其中,首創環保以營收151.98億元領跑榜單,重慶水務、洪城環境分別以54.36億元、54.13億元位居榜單第二、第三名。

圖1十大水務企業近五年Q3營業收入變化及增速情況 (億元)
從凈利潤來看,TOP10企業近5年來凈利潤持續提升,TOP10企業2022Q3凈利潤均值為46.71億元,同比下降-0.09%,基本保持持平;TOP3企業(首創環保、重慶水務和洪城環境)2022Q3凈利潤均值為5.70億元,同比增長20.20%。TOP10企業的業績持續穩定增長,行業龍頭地位依然鞏固。
整體來看2022年Q3增速放緩,一方面水務企業持續多年高速增長轉換為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受產能、水價、業務、成本不及預期,以及股東業績下降等影響。比如,重慶水務第三季度增長下滑,因產能不及預期、水價提升不及預期、成本增長超預期等;中山公用受股東廣發證券業績影響等。但長遠來看,隨著精細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以及項目不斷開發、建設、運營,水務行業營收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圖2十大水務企業近五年Q3凈利潤變化及增速情況 (億元)
2、資產負債率保持合理水平,水務企業穩健發展
截止2022年三季度,滬深十大水務企業負債水平保持合理水平運行,TOP10企業資產負債率均值為60.52%,同比增長0.91%。其中,綠城水務、武漢控股、節能國禎分別以74.95%、72.97%、72.36%位居十大水務企業資產負債率前三位,中山公用資產負債率最低,為32.38%。同時,受益于充裕的供水、污水業務回款,水務上市企業現金流充裕,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強,為防范資金風險提供保障。

圖3十大水務企業資產負債率情況
3、行業企業總市值超千億,資本運作提高估值
A股十大水務上市企業,2022年三季度總市值為1100.61億。其中,超過200億市值的企業有2家,分別是重慶水務、首創環保;100億—200億市值的企業有2家,分別是興蓉環境、中山公共;50億—100億市值的企業有3家,分別是創業環保、洪城環境和中原環保;50億以下有3家,分別是綠城水務、節能國禎和武漢控股。

圖4十大水務企業市值排名
根據市盈率(TTM)和市凈率(MRQ)指標,當前TOP10企業平均市盈率、市凈率分別為12.38和1.10,而水務行業平均市盈率、市凈率分別為12.60和1.25。跨行業對比分析,燃氣(22.35,2.29)、環保(70.37,1.57)、軌道交通(27.49,1.88)、公路鐵路(18.98,1.09)等,長期來看水務市場估值相對較低,TOP10企業股票走勢也比較穩定。

圖5十大水務企業市盈率(TTM)和市凈率(MRQ)情況
同時,部分水務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分拆新業務上市、股票回購、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手段,來提升公司估值,促進市值增長。比如,2022年6月,武漢控股以現金支付方式收購武漢市水務集團持有的紅安既濟水務環境科技有限公司84%股權。2022年8月,重慶水務與長江環保組建重慶水務集團排水管網有限公司(西部管網公司)、重慶三峽排水管網有限公司(東部管網公司)。
從TOP10企業排名分析,A股十大水務上市企業與其所屬地有密切的關聯,榜單企業基本分布于直轄市、一二線等大型城市。一方面,供水銷售、污水處理等主要業務與用戶人口基數強關聯;另一方面,其地方國資持股發展根基更深厚,公司戰略布局更高遠。
三、企業戰略發展
1、行業集中度逐步加強,地方水務同步發展
近5年,水務行業集中度整體來看,呈進一步加強趨勢。TOP10企業從2018Q3的15.60%到2022Q3的16.52%,TOP3企業從2018Q3的12.21%到2022Q3的13.28%,但該集中程度并不十分明顯。說明TOP10企業在發展的同時,地方水務企業也在同步壯大。相對于電力、通信、煙草等壟斷行業相比,水務行業呈“行業龍頭(全國性或跨國水務企業,如首創環保)+區域標桿(省級或其核心水務企業,如重慶水務、中原環保)+地方國企(市縣級水務企業,如各地市水務公司)”高中基三級競爭格局。

圖6 TOP10企業、TOP3企業營業收入占比情況
2、行業梯隊金字塔式排列,首創環保行業領跑
TOP10企業營業收入不斷增長,截止2022年第三季度,首創環保以151.98億元遙遙領先,位居榜首,相當于第二名、第三名營收之和。

圖7 TOP10企業營業收入情況
以企業營業收入進行排名,第一梯隊:首創環保;第二梯隊:重慶水務>洪城環境;第三梯隊:興蓉環境>中原環保>創業環保>節能國禎>武漢控股;第四梯隊:中山公用>綠城水務。若將鵬鷂環保、錢江水利、順控發展、江南水務、國中水務,以及在港股等上市水務企業和眾多未上市的地方水務企業納入分析,國內水務企業梯隊呈金字塔式排列。
3、企業發展戰略差異化,聚焦水務延展產業鏈
“十四五”期間,TOP10企業依據其企業自身資源和實力,選擇適合的業務和產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通過差異化戰略在水務行業中競爭發展。
在企業戰略層面,因TOP10企業對公司定位各有不同,大致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爭先奮進”型: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內一流水環境綜合服務商,成為水務行業龍頭企業、標桿企業、行業引領者。比如,首創環保、重慶水務、洪城環境、創業環保、武漢控股和節能國禎。
第二類,“穩中求進”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總戰略,穩步發展的企業,比如興蓉環境、中原環保、中山公用和綠城水務。
在業務發展層面,TOP10企業又可分為兩類。第一類聚焦做強水務主業,夯實基礎,修煉內功,比如重慶水務、興蓉環境、中原環保、創業環保和武漢控股。另一類堅持“一體化戰略+適度多元化”,聚焦水務環保主業,并沿業務鏈條縱向延伸、橫向拓展,比如首創環保、洪城環境、節能國禎、中山公用和綠城水務。
在市場開拓層面,TOP10企業也可分為三類。第一類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如首創環保等;第二類,“走出區域,走向全國”,如創業環保、節能國禎等;第三類“深耕當地,鞏固發展”,如中原環保、綠城水務等。

表2十大水務企業營收結構情況
行業龍頭:首創環保,實施“生態+2025”戰略發展規劃,聚焦做強環保主業。公司聚焦環保產業并不斷鞏固環保業務主業地位,全面升級“水、固、氣、能”業務組合,基于“水務+固廢”業務布局,優化確定“5+4+1”的業務組合,即城鎮水務、固廢處理、大氣工業、生態治理、資源能源5個基礎業務,工程技術、環保裝備、智慧環保、資產管理4個價值鏈業務,科技創新1個支撐業務。其中,大氣工業及環保裝備等業務開展,公司正通過收購和整合首創大氣的方式實現,以完成公司整體業務布局。
區域標桿:重慶水務,打造國內一流水務綜合服務商。重慶水務經營區域主要為重慶市,享有重慶市政府授予的供排水特許經營權,占有重慶市主城區約54%的自來水市場和重慶市約 83%的污水處理市場;公司及合營聯營企業共同占有重慶市主城區約86%的自來水市場和重慶市約92%的污水處理市場,在重慶地區供排水市場具有顯著的區域領先優勢。在做好重慶市域內的建設、運營項目同時,公司面向全國的四川、云南、湖北、河南等省市水務環保行業進軍,正圍繞打造國內一流水務綜合服務商的戰略目標,堅持新發展理念,強化市場意識,搶抓市場機遇,積極拓展市內外供排水及相關產業市場,加快實現跨區域化發展。“十四五”期間,將堅定不移做專做精做優供水、排水、污泥主業,預計供排水總規模將達到930萬m3/日以上,日污泥處理處置能力將達到 4,680噸,仍具備發展空間。
四、結束語
回顧過去五年,TOP10企業穩健發展,展望“十四五”,在既有水務環保政策文件基礎上,水務市場剛性需求加速釋放,市場空間不斷拓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在全國化、區域化、平臺化競爭不斷加劇;在跨界進軍持續,產業環保化,產融結合,資源資產化、資產金融化的大背景下,水務行業企業要在戰略發展、人力資源、管理提升、財務融資、技術研發、項目投資、市場拓展、品牌信譽等方面,不斷提升自身實力,以客戶為中心,實現經營業績的穩步提升和經營質量的持續優化。(文/中建政研集團 劉明華 牛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