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治理江河流域生態,促進人水和諧共生
求是網2024-02-07 15:29北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養,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蘊含著鮮明的辯證思維、系統思維,為強化江河水生態保護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復蘇河湖生態環境,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永遠造福中華民族。

水利部深入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一河一策、靶向施策,加快修復河湖生態環境。2022年,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再現壯美神韻。圖為京杭大運河河北滄州段。 水利部供圖
推進母親河復蘇。母親河滋養流域水土、哺育一方兒女,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養育了中華民族,要把保護治理母親河這篇文章繼續做好。持續開展京杭大運河貫通補水、華北地區河湖夏季集中補水和常態化補水、西遼河流域生態調度、烏梁素海生態補水,持續穩定白洋淀水域面積。完善生態流量(水位)、水質、水生態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生態流量預警響應機制,強化生態流量保障過程監管。追溯江河文明之源,把長江文化、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等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推進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黨的二十大明確要求,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要深入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穩步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強化河道采砂管理,嚴厲打擊非法采砂。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強化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及其上游流域等重要水源地水質安全保障。加快小水電綠色改造和現代化提升,持續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整治。
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珍惜保護地下水這一“隱藏”的寶貴資源。要完善地下水監測系統,強化地下水監督管理和分區管控,推進地下水取水總量和水位雙控指標落實,開展地下水水位變化通報評估。統籌“節、控、換、補、管”措施,持續推進華北地區和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等10個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推進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地下水壓采,認真做好深層地下水人工回補試點工作。
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土保持是江河保護治理的根本措施,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要以大江大河上中游、東北黑土區、南水北調水源區等區域為重點,全面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實行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考核。全覆蓋、常態化開展水土保持遙感監測,依法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總結推廣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經驗,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詳見: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國英《促進人水和諧 建設幸福江河》
(策劃:柴瀟凡 審核:李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