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紅景點旁 民生項目加緊“沖鋒”
圍擋相隔,隔出了兩種“火熱”:圍擋外,如潮人流不斷涌向小麥島;圍擋內,近三百名頭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建設者,放棄休息掀起大干熱潮。記者6日探訪發現,島城重要的水務民生基礎設施——麥島污水處理廠品質提升工程迎來重大進展,項目地下工程完工近七成,正朝著主體完工的目標吹響“沖鋒號”,同時啟動了排海管網的建設工作。
圍擋內外兩種“火熱”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小麥島“出彩”無比,日均七八萬人次登島游覽。緊鄰小麥島景區,一排圍擋將休閑人流與忙碌的建設者分隔開。“從開工以來,假期不放假就成了項目‘標配’了。”中鐵建工集團麥島污水處理廠品質提升工程項目經理宋克坤告訴記者,節日期間,近三百名建設者一如往常奮戰在項目建設一線。由于是全地下污水處理廠,需要大量使用鋼筋和澆筑混凝土。另一邊,項目東側既有污水處理廠要保障運行,西側為地下停車場工程,北側是交通主干道,南側又是人流巨大的景觀步行道,“四面受限”導致施工難以展開,給建設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以混凝土澆筑為例,每次澆筑前,我們都會連夜開會,利用航拍圖來統籌考慮,確定泵車的站位。”宋克坤表示,節日期間小麥島景區出現持續大客流,為保障建設安全,項目部提前研究了系列辦法,包括在節前緊急加裝護欄,將小麥島景區與海之戀公園連通的木棧道與施工廠區分隔開,從而最大程度保障施工秩序。
地下工程完工近七成
麥島污水處理廠品質提升工程利用現有廠區、麥島路東側綠化帶及道路地下空間進行拓展,拆除原污泥消化池等地面高大建筑,地上部分設施逐步移入地下,建成一個半地下半地上的污水廠,并實現全流程臭氣收集、高效噪音治理和污泥不落地處理,進一步減少設施外觀、噪音等方面對周邊市民生活的影響。過程中,僅基坑開挖深度就達20多米,最深達25米。污水處理設施將通過箱體形式,在地下空間內運轉。“箱體結構復雜,非常考驗施工的組織安排。”中鐵建工集團麥島污水處理廠品質提升工程項目總工劉亞臣表示,麥島污水處理廠品質提升工程可以說是國內最復雜的污水處理廠,為爭取讓這一民生工程早日投用,項目部通過區塊分解、流水作業等形式,全力破解復雜構件的施工難題。截至目前,地下工程已完工近七成,正朝著全部完工吹響“沖鋒號”,確保按時交付早日投入使用。
排海管網建設已啟動
根據施工場地狹小的現狀,項目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讓整個施工現場變得智能起來。通過設置在現場可360度無死角監控的視頻系統,可隨時查看施工人員的安全帽、反光背心等穿戴情況,一旦發現違規者,便會利用廣播系統及時提醒;分布在場地周邊的自動消防水炮可實現遠程操控、一鍵操作,發現有火情隱患后立即噴水作業;智能電表箱可保障在遇短路、過載等情況時提前預警。“按照要求,后續我們還將完成麥島路的建設工作,讓游客可以從麥島路直達小麥島。”麥島污水處理廠品質提升工程指揮部指揮長表示,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市政設施建設事關污水出水品質,對于高質量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意義重大。麥島污水處理廠品質提升工程建成后日處理能力將由14萬方提升到22萬方,出水水質由一級A標準提升至地表V類。據了解,目前項目排海管網的建設工作也已啟動,達標處理后的地表V類水,將通過該管網排海。與此同時,該項目建成后將恢復麥島路和綠化用地地上功能,同時提升景觀品質、 增加開放空間。廠區南北兩側將打造街角公園,規劃空中連廊營造復合公共空間,直達濱海步行道,使原先封閉廠區部分轉變為開放公園,成為青島首個無圍墻、全開放、全地下且建有健身廣場、環保科普館、觀景平臺、街角公園、便利店、書店等便民惠民設施的“城市客廳”,提升城市發展品質。
新聞鏈接
12座污水處理廠假期共處理污水550.1萬噸
為確保五一期間污水處理工作安全平穩有序,青島水務集團環境能源有限公司所屬12座污水處理廠全力做好節假日期間安全生產保障工作,五一假期共處理污水550.1萬噸。節日期間,該公司成立15支應急隊伍隨時待命,確保在應急情況下,能迅速進入角色,有效履行職責。所有應急隊伍保持24小時待命狀態,確保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能夠立即響應。與此同時,全面加強巡檢頻次,開展全時段、全設備、全區域的監測,緊盯污水處理各個環節運行狀態,關注水量水質實時變化,實時調整工藝,多措并舉確保污水處理安全、穩定、達標,全力守護島城節日期間污水處理工作,保障居民舒心過節。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徐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