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底色”和堅實支持。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重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近年,中國銀行蘇州分行(下稱“蘇州中行”)按照“體系化部署、個性化服務、全球化經營”思路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貸”動低碳發展,探索出一條有擔當、有堅守、有創新的特色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百年大行不斷煥發出與時俱進的綠色朝氣。
體系化部署 彰顯國有大行“走在前”擔當
金融機構助力綠色發展,是使命所在。蘇州中行作為國有大行,開展體系化部署,引導行內資源向綠色金融傾斜。截至2024年3月末,該行綠色信貸余額超1450億元,占全行各類貸款比重25.38%,居同行前列,充分彰顯擔當。
做好頂層規劃。中國銀行歷來將綠色金融作為發展重點,近年已形成體系化的組織實施機制。蘇州中行緊密對接總行要求,制定出臺綠色金融行動計劃,不斷完善綠色金融頂層推進體系。目前,蘇州中行各管轄行均成立由一把手任組長、分管副行長任副組長的綠色金融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指導行內綠色金融發展工作。瞄準“綠色領域貸款表現優于可比同業”目標,各管轄行主動優化綠色信貸結構,強化過程管理、完善督導考核機制。目前,蘇州中行昆山、園區、高新區等管轄行綠色金融貸款規模均超過百億元,在四大行中保持領先。
用足國家政策。對照國家發改委出臺的《綠色產業指導目錄》,蘇州中行及各管轄行全面梳理綠色客群清單,加大拓客、獲客、活客力度,推動更多符合要求的企業享受低息貸款。同時,用好差異化行業授權、經濟資本成本和利率授權優惠、綠色信貸快速審批通道等政策,提升綠色金融產品市場競爭力。
“綠色金融涉及的行業面很廣,但不少人將其等同于節能環保產業。一些企業屬于綠色金融支持范疇,但自身并不清楚。”蘇州中行高新區支行相關負責人說,該行主動聯系綠色金融相關企事業單位,利用各種場合開展宣傳,不斷提升社會認知,幫助更多符合條件的客群享受到綠色金融相關優惠政策。
配強骨干人員。蘇州中行各管轄行近年大力培育綠色金融人才隊伍,通過抽調骨干人才組建綠色金融人才庫,組織專家授課培訓、提供重大項目歷練機會等,建立起一支專業過硬的綠色金融隊伍。目前高新區支行已培養專家型綠色金融人才3名,示范帶動支行整體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
個性化服務 助力蘇州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
作為蘇州金融機構中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店”,蘇州中行自成立以來始終與當地發展同頻共振。近年,該行發揮駐市、駐區優勢,全面融入蘇州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治理、綠色技改等戰略布局重點,因地制宜提供解決方案,不斷推動蘇州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
助力打造綠建城市。對標新加坡等發達國家,蘇州較早試點發展綠色建筑,工業制造、倉儲物流、辦公樓等領域,綠色建設規模居國內工業大市前列。蘇州中行為這些綠色建筑項目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如高新區支行綠色建筑信貸占比超5成,園區支行綠色建筑信貸占比約25%。蘇州中行支持的南京大學新校區、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歐萊雅零碳工廠等載體均獲得綠色建筑認證,其中不乏國際LEED認證。
由蘇高新集團建設的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坐落在碧水青山擁簇的高新區。根據規劃,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將努力打造成為國家三星級綠色校園、江蘇省綠色城區示范區。據高新區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區的設計、建設、運營,廣泛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再循環建筑材料等,助力節能減排。該支行作為駐區銀行,發揮服務好、審批快等優勢參與該校區銀團融資服務,并委托第三方機構定期跟進項目進展。目前,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已獲得綠色建筑認證并迎接新生。
協同培育綠色動能。新能源產業集群在蘇州制造業“1030”產業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蘇州中行及各管轄行圍繞本地儲能、光伏、動力電池等產業鏈重點企業增資擴產、研發創新需要,創新信貸審批模式,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解除項目后顧之憂。比如針對新能源企業“走出去”跨區域投資項目信貸審批難問題,在總分行支持下,園區分行探索出“統借統還”審批模式,即先行專項授權規模5億元的資金池,后續相關企業新能源項目符合條件即可審批,無需再上會。
中鑫新能源是蘇州中行“統借統還”審批模式的受益者之一。作為園區國企中方財團旗下新能源業務的運營主體,該公司業務遍布全國20多個省份。“分布式光伏具有‘短平快’特征,需要及時的資金支持。目前我們有30個項目獲得蘇州中行支持,累計授信超4億元,平均貸款周期僅15天。”中鑫新能源財務總監王建陽說,在園區分行支持下,公司在重慶的屋頂光伏項目已投入運行,裝機容量42兆瓦,每年發電量超3000萬度,可以幫助地方減少碳排放超過3萬噸。
蘇州中行各管轄行全面參與蘇州市十大板塊綠色技改等產業轉型升級項目以及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及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運營等綠色基建項目。比如太倉縣域污水治理提質增效項目、吳中區“一號任務”太湖生態島綠色項目等,均獲得蘇州中行當地管轄行提供的量身定制金融服務。
全球化經營 瞄準“新規則”引領產品創新
圍繞“綠色低碳”,國際貿易規則正在重寫。近年,發達國家相繼制定碳足跡審查、綠色產品認證、企業社會責任披露等規則。新趨勢下,金融機構如何作為,幫助中國企業變被動為主動?蘇州中行發揮全球化優勢,積極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助力企業適應全球經貿“新規則”。
服務發行可持續發展債券形成示范。發行綠色債券特別是可持續發展債券,是展示企業社會責任、塑造社會形象的重要舉措。近年,蘇州中行主動對接蘇高新集團,協助其發行江蘇省首單“綠色碳中和”債券,該項目在蘇州市金融機構綠色金融創新產品展評中榮獲二等獎;2023年,發行3.3億美元境外債,是江蘇省首筆雙機構認證可持續發展境外債;今年3月,雙方再次合作發行4.5億元綠色中期票據。綠色債券所融資金將用于企業綠色建筑、循環經濟、生態高效產品、環境可持續管理等領域。
“我們發行的境外債券獲得惠譽長青等國際機構‘良好’評價,即便是在全球經濟相對低迷時期,在國際上的流通性也非常好,提升了集團的國際形象,也彰顯了我們作為國企踐行‘雙碳’戰略的擔當。”蘇高新集團財務負責人說,項目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蘇州中行的引導支持,未來集團將與蘇州中行等金融機構加強銀企協同,探索符合新規則的綠色債券、綠色融資租賃等金融產品,不斷完善可持續發展融資框架。同時還將持續拓展綠色金融標準、綠色認證等國際合作。
積極探索ESG金融產品創新。近年,ESG(環境、社會、治理)投資正在成為國際市場主流策略之一,富時指數、湯森路透等機構均將ESG納入評級指數。國內ESG投資發展仍處于初期,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快參與ESG相關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日益緊迫。蘇州中行發揮全球化優勢,主動研究國際ESG業務進展并推動相關金融創新業務落地蘇州。
“ESG是代表未來的理念,有望給全球帶來全新機遇。中國銀行具有全球化基因,是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支持機構和負責任銀行原則(PRB)的簽署行,對國內國際的情況都比較了解,在踐行推廣ESG等前沿理念上應當而且可以發揮引領作用。”園區分行相關負責人說,近期,該行正與當地某企業探討在國外注冊ESG專項債券,示范引領行業發展。
今年是蘇州中行成立110周年。百年十載,可持續發展理念薪火相傳,綠色金融創新蔚然成勢。下一步,蘇州中行將在總行總體部署下,盡早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同時深入挖掘綠色投融資業務需求,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蘇州開創綠色發展新局、企業國際化布局等持續貢獻蘇州中行力量,爭當綠色金融創新發展“排頭兵”。(王夢菲 王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