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綠色種養循環模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來源: 壟上行 2024-05-16 16:06:03 瀏覽量:1371
為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打通種養循環堵點,促進糞肥還田,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2021年,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印發《2021年湖北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襄陽市襄州區等18個縣(市、區)為全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試點以來,襄州區堅持走種養循環和資源化利用的綠色發展新路子,為農業增綠,為農企增收。
這天上午,在襄陽市襄州區古驛鎮安溝村的種養結合示范基地,種植戶打開管道閥門,一股沼液噴涌而出,流到油菜田里。
在距離這塊示范基地不遠處的安溝育肥場豬場內,28000頭生豬的糞肥被集中收納到處理區,經過干濕分離、黑膜發酵等環保處理后,干糞經過發酵成為有機肥還田;沼液經過45天發酵后經管道輸送還田;而沼液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則用來發電,一部分作企業運營使用,一部分并網產生收益。
襄州區百萬頭生豬項目,每年產生糞肥180萬噸,其中沼液171萬噸。通過綠色種養循環模式,采用豬-沼-油菜-玉米、豬-沼-糧等種養方式,就地就近全部消納還田,糞污實現了“零排放”,種植農作物節本增效。
同時,襄州區在推進綠色循環種養結合項目過程中,還流轉了10個鄉鎮的部分農田,同時邀請3000多名村民在基地從事農事服務。
綠色循環種養模式是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根本出路,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近年來,以襄州區為引領,襄陽市堅持走種養循環何資源化利用的綠色發展路子,并聯合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研究豬沼液高效利用的科學處理方式,逐漸形成了一套種養結合循環模式,為農業增綠,為農企增收。
自2021年開始,在農業農村部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湖北省財政廳積極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工作,將中央財政資金3.6億元撥付給試點縣市區。截至2024年1月,18個試點項目區農作物平均增產3.12%,節本提質增收1.82億元,年減施化肥純量超過6000噸,化肥減量達到15%以上,為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和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