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死神籠罩的街區”如今已經變得車水馬龍、人聲鼎沸,這無疑是社會進步和公共衛生改善的生動體現。這種變化不僅是對水處理行業工作者的褒獎,更是對人類智慧和努力的肯定。
對于專家而言,他們可能會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待這一現象:
-
公共衛生的重要性:約翰斯諾泵站的歷史表明,公共衛生對于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福祉至關重要。通過改善水源質量、控制傳染病傳播,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
技術進步的力量:從約翰斯諾泵站到現在的高度自動化的水處理設施,技術的進步為公共衛生事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這些技術的進步不僅提高了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還使得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復雜的公共衛生挑戰。
-
跨學科合作的必要性:公共衛生事業需要多個學科的共同努力,包括醫學、環境科學、工程學等。約翰斯諾泵站的成功就是跨學科合作的典范,它展示了不同學科之間協同工作的重要性。
-
持續努力的必要性:盡管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公共衛生事業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如氣候變化、城市化進程加速等。因此,我們需要持續努力,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水平,確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總之,約翰斯諾泵站的歷史和現狀都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公共衛生事業對于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福祉至關重要,我們需要通過技術進步和跨學科合作來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水平,確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一、活動背景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污水處理設施的不斷完善,污泥處理處置問題日益凸顯。污泥作為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副產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和病原體,如果不經過有效處理,將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成為了當前環保領域的重要課題。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實施和“水十條”等政策的推動,為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關注度和投入不斷增加,推動了該領域的快速發展。
本次論壇的召開旨在進一步推動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提高污泥處理處置效率和資源化利用水平。論壇將邀請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政府部門人員,共同探討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趨勢、創新應用和市場前景,分享成功案例和經驗教訓,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推動我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上海作為我國的經濟中心和科技創新高地,擁有眾多高校、科研機構和污泥處理處置企業,為論壇的舉辦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和條件。論壇的舉辦也將進一步促進上海及周邊地區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交流和合作,推動區域環保產業的協同發展。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上海荷瑞展覽有限公司
三、會議時間與污泥產品展示地點
會議名稱: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污泥處理處置論壇(上海)
會議時間:2024年6月3日下午13:30-16:30
會議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 6.1號館會議室B
污泥處置館展示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6.1號館(展示時間6月3-5日三天)
會議報到:2024年6月3日6.1號館,展館8號門門口(9點半-11點之前報到,提供餐券,禮品等)
展示范圍:污泥處置技術及相關產品
會議規模:150-200人
四、展館交通
自駕:自駕至淶港路111號,由展館18號門駛入。在南廣場停車后,直接由南廣場扶梯至南登錄廳進行登錄。
出租車:推薦在淶港路111號下客,由展館18號門步行進入南廣場。直接由南廣場扶梯至南登錄廳進行登錄。
地鐵:地鐵2號線徐涇東站4、5、6號口出站,乘坐短駁電瓶車,至7、8號館尾端。在館間通道口進行登錄。
詳細內容可登陸官網:https://wastewater.watertechsh.cn/,或關注展會官方微信號:上海國際水展WATERTECH
五、南登錄廳污泥會議室及污泥展示區進館示意圖
污泥會議室靠近6.1號館8號門門口走到底(6.1號館會議室B)
二維碼掃碼報名
六、會議議題
五、會議議題
主持人發言13:00-13:10 |
中國給水排水 |
|
王領全 副主編 |
報告題目一13:10-13:30 |
污泥厭氧消化的發展歷程和趨勢(污泥處理處置與新質生產力發展) |
報告人 |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副組長、 國際水協會(IWA)Fellow 戴曉虎 |
報告題目二13:35-13:55 |
污泥焚燒建設運行實踐與未來技術思考(水務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探討) |
報告人 |
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王麗花 副總經理 |
報告題目三14:00-14:20 |
污泥處理工藝實踐與工程創新 |
報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胡維杰 三院總工 |
報告題目四14:25-14:45 |
熱泵低溫干化污泥處理工藝技術和產品介紹 |
報告人 |
江蘇博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黃志洋 總經理 |
報告題目五14:50-15:10 |
威立雅“GreenUp” 新戰略計劃與未來的可持續的市政污泥解決方案 |
報告人 |
威立雅水務技術 陳曉華 亞太區市政工程 設計總監/博士 |
報告題目六15:15-15:35 |
污泥處理處置路線選擇及應用趨勢分析(新) |
報告人 |
無錫買山環保裝備有限公司 西安交大楊鴻輝教授 |
報告題目七15:40-16:00 |
污泥高效低成本的處置及資源化利用 |
報告人 |
上海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 黃瑾 副總工 |
報告題目八16:05-16:25 |
污泥資源化處置與長江沿線裸露礦山修復的生態統籌探索 |
報告人 |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董濱 教授、博導 |
報告題目九16:30-16:50 |
城鎮多源污泥泥質特性與處理處置實踐 |
報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譚學軍 博士,總院副總工/教授級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