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首例!污水廠喝上了“啤酒廢水”,竟實現經濟雙贏!
南都訊 位于富山工業園的青島啤酒(珠海)有限公司,原本每年要花費不少錢處理啤酒廢水,但近日該公司與富山水質凈化廠達成了一紙協議,向污水廠里“倒啤酒”竟讓廢水變寶,每年省下了污水處理相關費用近100萬元,而富山水質凈化廠每年也可節約碳源等購買成本20多萬元。據悉,這是珠海首個啤酒生產廢水“變廢為寶”資源化利用合作項目,實現了企業廢水資源化利用和碳減排的雙贏。
青島啤酒(珠海)有限公司
青島啤酒(珠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9日,是最早入駐富山工業園的企業之一。啤酒生產耗水量大,會排放出大量的廢水。而啤酒廠所產生的廢水中,恰好含有污水廠凈化水質時所需要的有機物。這樣一來,啤酒廠將廢水經簡單處理后,直接排入污水處理廠,既能有效降低啤酒廠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成本,又能為污水處理廠免費提供高濃度有機物。
富山水質凈化廠
就在本月初,青島啤酒(珠海)有限公司與富山水質凈化廠正式簽訂“污水間接排放協議”。根據協議,青啤珠海公司的生產廢水只需經簡單處理后,便可通過新修建的734米的排污管道,按照約定主要污染物濃度限值排入富山水質凈化廠進行深度處理。
“這是一種創新思路,通過這種協作處理,讓廢水變寶,真正實現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富山分局局長梁其明向記者透露,經測算統計,項目實施后,青啤珠海公司每處理一噸污水可節省0.5度電,每年可節約污水處理相關費用近100萬元,富山水質凈化廠可每年節約碳源等購買成本20多萬元,實現了經濟共贏。
“這件好事能促成,要感謝園區把好政策送上門。”青啤珠海公司有關負責人稱,自從2020年底,國家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9821-2005)修改單,允許啤酒制造企業與下游污水處理廠通過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合同,共同約定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不再受納管排污標準的限制,從而實現啤酒廢水直接資源化利用的條款發布以來,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富山分局積極向相關企業宣傳解讀政策,經多番溝通協調,聯合富山管委會、建設局、斗門區水務部門等部門單位,促成了青啤公司與富山水質凈化廠就水污染物約定排放濃度限值依法簽訂協議。而這份“液體營養包”協議,實現了青啤公司污水處理費用減負與富山水質凈化廠補充碳源減負雙贏局面。
采寫:南都記者 袁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