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興蓉公司污水廠喝上“啤酒” 節約碳源采購費約26.53萬元
2022-11-10 來源:成都環境集團關鍵詞:碳源污水處理廠啤酒廢水
“世上沒有絕對的垃圾,只有放錯位置的資源”。
一邊是急需碳源作為“口糧”的污水處理廠,一邊是擁有優質碳源,卻需要花大價錢去治污的啤酒廠。二者如何互相合作、變廢為寶?以“碳”結緣,讓污水處理廠喝上“啤酒”,推動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碳減排的雙贏。
拓展思路 探尋碳源替代方案
成都環境集團石家莊興蓉公司(以下簡稱“石家莊興蓉公司”)運營的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位于大型醫藥化工園區,進水水質成分復雜、污染物濃度波動較大,污水可生化性差,需投加大量乙酸鈉、營養劑等碳源,以保證生化工藝段活性污泥能夠正常生長,達到預期處理效果。增加碳源投加量意味著更高的生產成本。如何在保證出水達標的同時降本增效,成為擺在石家莊興蓉公司面前的一道難題。
機緣巧合的是,石家莊經開區內現有一家啤酒公司,設計規模20萬千升/年,每日產生約1000噸啤酒生產廢水。
啤酒廢水中有機物濃度高可生化性極好,對于污水廠來說是優質的碳源。為了保證啤酒廢水符合排放標準,這家啤酒公司每年都需投入大量資金對啤酒生產廢水進行處理,在降低水質可生化性的同時也浪費了優質碳源。
以啤酒廢水作為外加碳源,不僅能為污水廠節約碳源成本,也能為啤酒廠減少廢水處理成本,兩者若能完美結合則能實現互惠互利,讓“放錯位置”的資源煥發新的生機。“何不‘變廢為寶’,把啤酒生產廢水作為碳源替代品呢?”石家莊興蓉公司負責人說。
積極溝通 推進企業合作共贏
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9821-2005)修改單,明確了“酒類企業廢水可為污水處理廠穩定補充優質碳源,協同推進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允許酒類制造企業與下游污水處理廠通過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合同,共同約定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并作為環境監督執法的依據。”
為了替這一碳源替代項目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石家莊興蓉公司通過積極聯系和溝通,獲得了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及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藁城區分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通過政府主管部門的“牽線搭橋”,經過前期充分的溝通交流和準備工作,石家莊興蓉公司與啤酒公司達成合作共識,共同探尋雙贏合作模式。為此,石家莊興蓉公司通過現場采樣、小試實驗、模擬匯算等方式,分析啤酒廢水代替污水廠碳源的技術可行性,并編制項目報告和相關應急預案,同時邀請了行業專家針對項目技術可行性開展項目評審,為雙方合作能夠順利落地“搭橋鋪路”。
6月16日,雙方開展試合作試驗,啤酒廢水預處理后排入污水廠用作替代碳源改善進水水質。試合作至今,污水廠運行穩定,碳源使用量環比下降12.09%,節約碳源采購費約26.53萬元,成功實現降本增效、節能低碳,為下一步正式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碳達峰、碳中和”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每個有責任感的企業都應為之奮斗的目標和動力。石家莊興蓉公司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啤酒生產與污水處理有機結合、循環利用,建立協同減污降碳、提質增效新模式,走好綠色低碳可持續生態發展之路,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環境力量。